棹在第7个字的诗句
棹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垂纶怀渭叟,纵棹拟鸱夷。 -- 出自宋·白玉蟾·南台舟中联句
- 旧游忆鼓湘湖棹,日净风微江练平。 -- 出自明·刘基·题烟波泛舟图
-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 -- 出自明·刘基·题赵文敏公画松
- 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烟迷。 -- 出自唐·戴叔伦·泛舟
-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 出自唐·戴叔伦·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
- 吴洲采芳客,桂棹木兰船。 -- 出自唐·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 -- 出自唐·权德舆·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
-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 出自唐·权德舆·江城夜泊寄所思
-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 出自唐·王湾·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 才子思归催去棹,汀花且为驻残春。 -- 出自唐·钱起·送欧阳子还江华郡
- 抱琴为傲吏,孤棹复南行。 -- 出自唐·钱起·送弹琴李长史往洪州
- 客心随楚水,归棹宿江花。 -- 出自唐·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
- 长淮流不尽,征棹忽复举。 -- 出自唐·钱起·淮上别范大
- 酒杯同寄世,客棹任销年。 -- 出自唐·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
-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 -- 出自唐·李端·送客往湘江
- 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 -- 出自唐·张祜·旅次上饶溪
-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 牧羊来海上,泛棹向山阴。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
- 送车犹未动,顾棹已不及。 -- 出自宋·梅尧臣·送南京签判寇中舍
- 河上冰始坼,轻棹去未迟。 -- 出自宋·梅尧臣·送子华
- 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 -- 出自宋·梅尧臣·彩霓亭
- 逢船一借问,远棹见来否。 -- 出自宋·梅尧臣·马秘书始约同行久而未至因以寄
-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 出自宋·邵雍·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 穿林出去鸟,举棹有来声。 -- 出自宋·陈师道·宿合清口
- 丈亭亭下浦,舣棹又终朝。 -- 出自宋·陈著·泊丈亭
- 长汀明月催孤棹,广莫高风酹一卮。 -- 出自宋·陈著·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别
- 病枕愁回江上棹,秋风重检旧家衣。 -- 出自·沈祖棻·浣溪沙·断尽柔肠苦费词
- 縠皱波纹迎客棹。 -- 出自宋·宋祁·玉楼春
-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 -- 出自宋·宋祁·季秋十九日追还学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
- 离醑不馀杯,征棹亟沿洄。 -- 出自宋·宋祁·提刑劝农使者还嘉州
- 多谢沧浪送征棹,更沾馀沫洗衰颜。 -- 出自宋·宋祁·过安陆旧居邻里相送
- 南风今日好,归棹上淮津。 -- 出自宋·宋祁·同张子春淮上作
- 风汴杂花飘夕棹,雨吴芳树隐春旗。 -- 出自宋·宋祁·送叶苏州
- 江城少驻还乡棹,一伴山翁醉习池。 -- 出自宋·张耒·次韵黄汝器与君谟唱和三首
- 洞庭人夜别,孤棹下湘中。 -- 出自唐·马戴·夜下湘中
- 荒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 出自唐·马戴·送淮阳县令
- 空怀济世业,欲棹沧浪船。 -- 出自唐·李颀·赠别穆元林
-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 出自唐·许浑·送郭秀才游天台
-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 出自唐·许浑·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 高斋初酿酒,孤棹远携琴。 -- 出自唐·许浑·秋夜棹舟访李隐君
- 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 -- 出自唐·许浑·送同年崔先辈
- 淮南旧烟月,孤棹更逢秋。 -- 出自唐·许浑·伤冯秀才
- 钟随野艇回孤棹,鼓绝山城掩半扉。 -- 出自唐·许浑·晚自东郭回留一二游侣
- 俱看石门远,倚棹两悲哉。 -- 出自唐·张说·石门别杨六钦望
-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 出自唐·张说·岳州观竞渡
- 出门梅雨滑,浮棹浙河深。 -- 出自宋·翁卷·送刘成道
- 我行逢日暮,弭棹独维舟。 -- 出自隋·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
-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 出自唐·崔峒·送苏修游上饶
- 渔灯明远渚,兰棹今宵何处。 -- 出自唐·毛文锡·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 龙门人少到,仙棹自多停。 -- 出自唐·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