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6个字的诗句
棹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 -- 出自宋·张炎·桂枝香·晴江迥阔
-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 出自唐·胡曾·咏史诗·牛渚
- 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 出自宋·吕渭老·水调歌头·暮云遮远眼
- 一船明月,一棹清风,换了封侯。 -- 出自宋·张抡·诉衷情·闲中一叶小渔舟
- 青山绿水,短棹孤舟。 -- 出自宋·释守净·偈二十七首
- 日暮倚风归棹急,一钩新月挂瑶岑。 -- 出自宋·杨时·颍昌西湖泛舟
- 夜来江月霁,棹唱此中闻。 -- 出自唐·孙逖·山行遇雨
- 明日相思,孤棹千里。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王敬伯歌
- 极浦荒云一棹行,远投江馆驻宵程。 -- 出自明·高启·宿张氏江馆
- 一自子猷回棹后,溪边风雪少来宾。 -- 出自宋·刘克庄·送外弟方时父寄呈□古心相公
- 有景可寻兰棹远,无幽不入竹桥横。 -- 出自宋·文同·房公湖
- 不得同摇楚棹,与君齐到山阴。 -- 出自宋·文同·重送
- 香起荷湾停棹饮,丝垂柳陌约鞭行。 -- 出自唐·方干·越中言事二首(咸通八年琅琊公到任后作)
-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 出自唐·李德润·南乡子·携笼去
-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 出自唐·李群玉·大云池泛舟
- 虎眼波狂征棹忽,鲈鱼鱠美寿杯醺。 -- 出自宋·杨亿·欧阳使者监和州军
- 苍梧几时舣棹,许论文、高议仰英贤。 -- 出自宋·陈德武·木兰花慢·一春看又尽
- 忆得归时停棹处。 -- 出自宋·卢祖皋·谒金门·间院宇
- 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目断远山重。 -- 出自宋·周紫芝·水调歌头·落日在烟树
- 人浮津济晚,棹倚泬寥秋。 -- 出自唐·薛能·天际识归舟
-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 出自唐·吴融·送僧上峡归东蜀
-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 出自唐·薛据·西陵口观海
- 酒边颓白日,棹底倒青山。 -- 出自宋·强至·与王仲密诸君泛湖
- 渔唱晚,看小棹、归前浦。 -- 出自宋·方千里·荔枝香
- 荪为桡,桂为棹,脉脉环湖翠烟草。 -- 出自宋·吴泳·拟湖边采莲妇
- 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 -- 出自宋·晁端礼·水调歌头·忆昔红颜日
- 故人思我,征棹少淹留。 -- 出自宋·晁端礼·百宝装/新燕过妆楼
- 今日山前停棹,也须随分飞觞。 -- 出自宋·张纲·朝中措·年时生日宴高堂
- 却上轻舟,急棹穿沙背。 -- 出自宋·李弥逊·蝶恋花·足力穷时山已晦
- 卷起纶竿撇棹归,短篷斜掩宿渔矶。 -- 出自宋·胡仔·题苕溪渔隐图
- 江上春阴一棹闲,湿云遮袖有无间。 -- 出自宋·曹勋·南园有怀
- 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 -- 出自宋·王十朋·点绛唇·十里西湖
- 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 -- 出自宋·丘崈·西江月·恰好轻篷短棹
- 已焉兴未休,棹舟放中流。 -- 出自宋·赵蕃·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 访戴归来,倚棹溪涯。 -- 出自宋·赵师侠·一翦梅·雪里盈盈玉破花
- 软荷刺少离棹短,柝桐花多班露长。 -- 出自宋·叶适·送叶路分
- 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雨。 -- 出自宋·叶适·端午行
- 万顷烟婆短棹飞,一双鸥鸟弄斜晖。 -- 出自宋·汪莘·三九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 曾记芳洲兰棹舣。 -- 出自宋·高观国·玉楼春
- 便拟轻舟短棹,明月清风长共,与世绝纷龙。 -- 出自宋·刘学箕·水调歌头·三载役京口
- 客子安排归棹了。 -- 出自宋·吴潜·谒金门·秋已老
- 波臣信有助,棹师喜何剧。 -- 出自宋·李曾伯·过新滩作出峡行
- 我已相将,飞棹过长安。 -- 出自宋·万俟绍之·江神子/江城子
- 笙鼓喧天兰棹隐,卖花声裹夕阳斜。 -- 出自宋·王同祖·湖上
- 欲唱菱歌,发棹归南浦。 -- 出自宋·杨泽民·苏幕遮·日烘晴
- 小舟暂辍兰棹,赢马复鞭摇。 -- 出自宋·杨泽民·忆旧游·念区区远宦
- 秋声淅沥,楚棹吴鞭,相逢易老颜色。 -- 出自·奚?·声声慢·秋声淅沥
- 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 -- 出自宋·王奕·水调歌头·长江衣带水
- 明日西风归棹远,怀人空忆古樽罍。 -- 出自宋·王奕·呈申屠御史忍斋二首
- 小舣载云轻棹,湖痕渐落葑泥稠。 -- 出自宋·仇远·庆清朝·山束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