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在第5个字的诗句
棹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剡水归来棹,柯山看断棋。 -- 出自宋·戴表元·严提举挽诗
- 君问归涪棹,予寻出峡舟。 -- 出自宋·邓深·赠别周德夫
- 溪上悠悠棹木兰,溪边落红纷斑斑。 -- 出自宋·杜范·再次沈节推送春韵
- 明发鼓征棹,矫首望青壁。 -- 出自宋·方回·复如严陵就省先墓
- 将返鸱荑棹,聊观古洞天。 -- 出自宋·高斯得·题林屋洞天
- 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 出自宋·葛绍体·寄越中文友
- 客促云间棹,渔吹浦外烟。 -- 出自宋·黄杞·西园
- 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 出自宋·晃咏之·杭州思归
- 楚客惊停棹,湘妃惨湿鬟。 -- 出自宋·乐章·龙寿山万岁寺
- 去去风前棹,迢迢竹外村。 -- 出自宋·李公明·题曹坑铺
- 一书催客棹,兴已落天涯。 -- 出自宋·李诲言·送永嘉张德载归
- 古渡稀闻棹,孤村远见灯。 -- 出自明·刘玉·宿房村下
- 北去先移棹,南来后盍簪。 -- 出自宋·吕祖谦·杨信伯郎中挽章二首
- 三江同远棹,此日晚离袪。 -- 出自宋·释文珦·鄞中送坦上人归故里
- 一水浮千棹,悠悠来去人。 -- 出自宋·释延寿·舟中
- 梅发春江棹绿波,越乡缠离认吴歌。 -- 出自宋·释永颐·姚震父自剡来喜晴效行
- 乘仙槎而棹星河,握玉斧而修月毂。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 顺风加橹棹,船子下扬州。 -- 出自宋·释宗本·辞众
- 清歌鸣短棹,红叶满疏林。 -- 出自宋·宋伯仁·渔父吟
- 怀人留剡棹,野店且新醅。 -- 出自宋·宋宁宗·潇湘八景·江天暮雪
- 南河如可棹,北渡时引颈。 -- 出自宋·苏颂·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
- 客去寻溪棹,僧来叩竹扉。 -- 出自宋·孙应符·次季和宿龙泉寺遇雪韵
- 烟雨平湖棹归,清秋休作楚词悲。 -- 出自宋·孙应时·雨中过湖
-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 出自宋·汤仲友·题惠山寺
- 吾将乘一棹,谁与办纶竿。 -- 出自宋·唐仲友·绣川湖
- 烟波迎去棹,图籍富行装。 -- 出自宋·王随·送馀姚知县张太博
- 为我理归棹,吾久思吾亲。 -- 出自宋·喻良能·星源县斋书事
- 歙江归艇棹晴波,同去同来日几何。 -- 出自宋·袁甫·送别同志有前韵
- 僧随天际棹,郡冠浙东州。 -- 出自宋·张士逊·送高学士知越
- 十年三舣棹,永愧北山文。 -- 出自宋·张縯·云岩寺二首
- 细听来往棹讴声,一一歌呼颂仁化。 -- 出自宋·周麟之·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 去矣瞻仙棹,依然对酒杯。 -- 出自宋·祖无择·暮秋江上逢端州朱使君诗以申饯
- 还将随客棹,归去侍亲舆。 -- 出自宋·祖无择·送承泽上人归宁富沙
- 秖看维客棹,无复渡霓旌。 -- 出自元·周砥·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百花洲
- 舣画舫听棹歌父。 -- 出自·冯子振·鹦鹉曲 忆西湖
- 乱流济扁棹,两岸多莺声。 -- 出自明·陈第·再送董崇相户部课绩
- 远月长随棹,残潮自到门。 -- 出自明·陈鹤·过唐荆川太史隐居
- 早来湖上棹,莫是散秋暑。 -- 出自明·葛一龙·澹如过别湖上
- 远水浮春棹,虚窗坐夜灯。 -- 出自明·古春兰公·送曹应则归省
- 泛楼船,横棹歌。 -- 出自明·胡缵宗·上之回
- 信宿沧波棹,殊伤昨日春。 -- 出自明·皇甫涍·春暮偕以言海乡之游余时病不能诗旋途初月握
- 绿水萦兰棹,青娥驻彩旗。 -- 出自明·卢昭·赋采香径
- 即遣山阴棹,还同雪里行。 -- 出自明·陆承宪·约王子看梅
- 谁鼓沧江棹,来寻白阪扉。 -- 出自·谋[B16J]·春日同无垢兄酬履直诸兄弟见访
- 把酒招征棹,看花笑脱簪。 -- 出自明·钱宰·秋望
- 舟行有返棹,水去无回流。 -- 出自明·王弼·古意(二首)
- 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 -- 出自明·王跂·薄暮
- 春风摇荡棹歌前,花香撩乱蓬窗底。 -- 出自明·吴鼎芳·清明日泛舟
- 长堤沿短棹,转入翠微湾。 -- 出自明·吴鼎芳·虎丘僧房寻郭圣仆乘月登山
- 远火缘溪棹,斜阳过岭钟。 -- 出自明·徐勃·宿幼孺招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