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梵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 -- 出自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
-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 出自唐·白居易·紫阳花
-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 出自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 出自宋·杨万里·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 危台飘尽碧梧花,胜地凄凉属梵家。 -- 出自宋·周邦彦·凤凰台
- 最深城郭在人烟,疑借壶中到梵天。 -- 出自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
-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 出自唐·李绅·真娘墓
- 怪槐风动绿鬅鬙,廊外时闻演梵僧。 -- 出自宋·贺铸·登兴国寺楼
- 醉多醒语不觉晓,何处钟声出梵楼。 -- 出自宋·陈著·次韵单君范
- 灵通禅刹古丛林,永日惟闻钟梵音。 -- 出自宋·张耒·春日怀淮阳六首
- 山横杳霭有无中,叠观层台一梵宫。 -- 出自宋·杨时·游光大寺示犀老
- 一抛文战学从公,两逐旌旗宿梵宫。 -- 出自唐·罗邺·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
- 火天无处买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 出自唐·施肩吾·夏日题方师院
- 受知圣眷与谁同,师号封题寄梵宫。 -- 出自宋·潘阆·送崇教大师惠思归山
- 风尘不肯留京邑,龙象重归启梵筵。 -- 出自宋·杨亿·信道人归西京
- 林西楼观青红湿,又逊僧官燕梵王。 -- 出自宋·汪元量·孤山和李鹤田
- 年年三祝侯尧蓂,清晓焚香启梵扃。 -- 出自宋·王珪·句
- 南方谀佛古到今,人持数珠家梵音。 -- 出自宋·陈造·布谷吟
- 锡泉一饮根尘净,理到清凉礼梵王。 -- 出自宋·洪皓·过曹溪
- 休将下渚如华藏,须听潮音作梵音。 -- 出自宋·曹勋·送纯老往会稽住华严二首
-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 出自宋·吴芾·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
- 幽人不见许玄度,千载徒存旧梵宫。 -- 出自宋·吴芾·憩慈云寺
- 杜陵有酒勤相觅,留竢清斋出梵宫。 -- 出自宋·郑清之·谢送桂花
-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 出自宋·阳枋·和杨提刑喜雨
- 西湖一曲百泉通,漠漠青山绕梵宫。 -- 出自宋·仇远·秋日西湖园亭
- 白云几叠翠岚重,往往疏钟出梵宫。 -- 出自宋·董嗣杲·葛岭
- 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 出自宋·董嗣杲·合涧桥
- 台城兵匝无人敌,闲卧高僧满梵宫。 -- 出自唐·汪遵·梁寺
-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 出自唐·栖蟾·再宿京口禅院
- 茫茫白水环虚市,股引清渠绕梵宫。 -- 出自宋·张嵲·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宫。 -- 出自宋·张嵲·游岳麓寺三首
- 悠扬秋日澹冈陵,系马乔林叩梵扃。 -- 出自宋·张嵲·游道林寺诗三首
- 我亦随众穷胜览,先访安期登梵宇。 -- 出自宋·赵汝鐩·续蒲涧行
- 忽飞寒雀窥斋钵,偶有驯猿听梵音。 -- 出自宋·吴锡畴·次韵题璜原僧舍
-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 出自宋·陈岩·高僧石
- 一丘裘褐甘寒梦,逗晓疏钟出梵宫。 -- 出自宋·戴栩·莆门陈东野挽词
- 政平讼理为真瑞,何必金芝产梵宫。 -- 出自宋·龚明之·芝华亭
-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 -- 出自宋·孔舜思·题灵岩寺
- 凯还几度宴东峰,亲构危亭接梵宫。 -- 出自宋·刘琦·登东峰亭
- 已无尘事改人意,时有书声杂梵音。 -- 出自宋·丘葵·章法院中作
- 其中切脚无人会,一大藏教,华梵重翻。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
- 三清道士无仙骨,八教阇梨毁梵书。 -- 出自宋·释师体·颂古十首
- 道行亦自东浮海,海国清风引梵音。 -- 出自宋·释行海·送无作上人之四明
- 无端檄下白云中,水国迢迢宋梵宫。 -- 出自宋·释行海·丁卯秋八月奉檄住嘉兴先福寺
- 谁言古殿今无佛,只在其时来梵音。 -- 出自宋·释正觉·与白表白
- 依然还我唐人译,始有人知是梵书。 -- 出自宋·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 闲神野鬼皆惊怕,只为渠侬识梵书。 -- 出自宋·释宗杲·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 石楼本是通仙路,十里香灯属梵王。 -- 出自宋·孙直臣·延祥寺
- 锦心绣口绝铅华,白毡铜瓶古梵家。 -- 出自宋·王洋·赠棲贤僧二首
- 相期早晚尘缘外,共访毗耶听梵音。 -- 出自宋·王洋·和平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