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在第3个字的诗句
梅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两日梅开,先占阳春小。 -- 出自宋·无名氏·上阳春/蓦山溪
- 已著梅梢第一枝。 -- 出自宋·无名氏·千春词·瞿岭云齐
- 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 -- 出自宋·无名氏·望梅·小寒时节
- 相对梅花倾寿酒。 -- 出自宋·无名氏·小木兰花/木兰花
- 君家梅溪上,但见梅花白。 -- 出自宋·梅尧臣·吴正仲求红梅接头
- 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 出自宋·梅尧臣·腊酒
- 勉哉梅夫子,塞者终自通。 -- 出自宋·梅尧臣·冬夕会饮联句
- 方看梅柳春,共别川河上。 -- 出自宋·梅尧臣·发陶庄却寄刁经臣裴如晦
-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 出自宋·梅尧臣·篱上牵牛花
- 风卷梅花去,愁从柳塞添。 -- 出自宋·梅尧臣·闻角
- 思寄梅枝香,远隔兰溪渡。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 西汉梅子真,去为吴市卒。 -- 出自宋·梅尧臣·书窜
- 江南梅花发,身与越乌飞。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灏秀才南归
- 南土梅已黄,北人舟竞发。 -- 出自宋·梅尧臣·送王宗望罢宣城尉归京
- 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酺。 -- 出自宋·梅尧臣·红梅篇
- 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 -- 出自宋·梅尧臣·送钱驾部知邛州
- 楚郊梅萼未,垅麦已多苗。 -- 出自宋·梅尧臣·和腊日
- 霏霏梅雨洒船窗,绿荇参差早稻黄。 -- 出自宋·王禹偁·送秘阁裴都监奉使两浙
- 空江梅雨添幽郁,古县槐花鏁寂寥。 -- 出自宋·王禹偁·官舍书怀呈郡守
- 回见梅含雪,归逢橘饱霜。 -- 出自宋·王禹偁·送临清杨可主簿入蜀
- 数点梅花天地春。 -- 出自宋·邵雍·梅花诗
- 春早梅花正烂开,生平不饮亦衔杯。 -- 出自宋·邵雍·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
- 五岭梅花迎腊开,三川正月赏寒梅。 -- 出自宋·邵雍·春游五首
- 痛忆梅开易得残,既残憔悴不堪看。 -- 出自宋·邵雍·和任比部忆梅
- 为江梅肠断。 -- 出自宋·晁补之·洞仙歌·年年青眼
- 欢喜梅梢上春信。 -- 出自宋·晁补之·感皇恩·终岁忆春回
- 不见梅花来已暮。 -- 出自宋·晁补之·惜分飞·山水光中清无暑
- 谩追梅。 -- 出自宋·晁补之·引驾行·梅梢琼绽
- 一枝梅最好,至今忆。 -- 出自宋·晁补之·归田乐
- 迩来梅山恃险阻,黄茅竹箭霪雾雨。 -- 出自宋·晁补之·开梅山
- 欲知梅山开,谁施神禹斧。 -- 出自宋·晁补之·开梅山
-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 出自宋·朱翌·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 出自宋·朱翌·冬至后雪夜
- 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 -- 出自宋·陈师道·卜算子·绣幕罩梅花
- 绝胜梅萼嫁冰霜。 -- 出自宋·赵长卿·鹧鸪天·洗尽铅华不著妆
- 好随梅蕊妆宫额,肯似桃花误阮郎。 -- 出自宋·赵长卿·鹧鸪天·镂玉裁琼学靓妆
- 手种梅花三四株。 -- 出自宋·赵长卿·鹧鸪天·手种梅花三四株
- 泪和梅雨两潸潸。 -- 出自宋·赵长卿·浣溪沙
- 忆为梅花醉不醒。 -- 出自宋·赵长卿·浣溪沙
- 官路梅花瘦。 -- 出自宋·赵长卿·点绛唇·密雨随风
- 开尽梅花,雪残庭户春来早。 -- 出自宋·赵长卿·点绛唇·开尽梅花
- 清浸梅梢粉。 -- 出自宋·赵长卿·点绛唇·瓦湿鸳鸯
- 那更梅花褪。 -- 出自宋·赵长卿·点绛唇·云霁山横
- 应是梅花烂熳时。 -- 出自宋·赵长卿·减字木兰花·半窗斜月
- 风动梅梢玉斗寒。 -- 出自宋·赵长卿·南乡子·月转水晶盘
- 又被梅萦绊。 -- 出自宋·赵长卿·探春令·楼头月满
- 月飞梅影上帘栊,标致风流娇雅。 -- 出自宋·赵长卿·御街行·香熏斗帐相逢乍
- 与江梅、争相先後。 -- 出自宋·赵长卿·惜奴娇·洛浦娇魂
- 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 出自宋·陈著·浪淘沙·有约泛溪篷
- 归来梅竹窗。 -- 出自宋·陈著·糖多令/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