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在第9个字的诗句
柴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幽人浑未寝,独自倚柴门。 -- 出自宋·苏泂·夜二首
- 危坐发深省,宁若巾柴车。 -- 出自宋·方岳·用简斋建除体韵
-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 出自唐·姚合·闲居遣怀十首
- 几时同买宅,相近有柴扉。 -- 出自唐·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
- 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 -- 出自元·白朴·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就隐括后主词。
- 因君动高兴,予亦梦柴扉。 -- 出自明·宋濂·送许时用还剡
- 如何隐君子,长啸掩柴门。 -- 出自宋·鲍当·题和靖隐居
- 丛祠精舍里,所至以柴燔。 -- 出自宋·曾丰·义宁祷霁未应
- 千年无鲍叔,一懒有柴桑。 -- 出自明·陈宪章·病疥用后山韵写怀
- 江空人境绝,长日掩柴门。 -- 出自明·憨山大师·再过小金山
- 主人尚高卧,童子启柴关。 -- 出自明·吴兆·过汪隐君道会
- 非君怜夙契,谁肯顾柴门。 -- 出自明·高启·喜吕山人见过江馆
- 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 -- 出自宋·晁说之·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 我来怀旧隐,便拟返柴车。 -- 出自宋·晁说之·书何贡士居
- 木落淮南旧,水流日柴阙。 -- 出自宋·晁说之·秋适
- 榾柮成灰犹凛冽,茅柴似水亦瞢腾。 -- 出自宋·刘克庄·即事
- 麻麦芃芃回秀色,茅柴薄薄暂酡颜。 -- 出自宋·刘克庄·又和八首
- 橡栗尚烦天赋粟,茅柴如以水浇愁。 -- 出自宋·刘克庄·和林肃翁有所思韵
- 吾生输野老,笑语掩柴门。 -- 出自宋·刘克庄·蒜岭
- 碧波连草舍,白日掩柴门。 -- 出自宋·徐玑·次韵刘明远移家
- 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 -- 出自宋·徐玑·题李商叟半村堂
- 屏也欧青毡,流传到柴荆。 -- 出自宋·周必大·月石屏蛾月砚诗
- 晴云横不度,何处是柴桑。 -- 出自宋·洪咨夔·左蠡
-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 出自宋·李珣·渔父歌三首
- 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 出自唐·贯休·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 独居三岛上,花竹映柴关。 -- 出自唐·贯休·与刘象正字
- 寂寥思晤语,何夕款柴关? -- 出自唐·韩偓·社后
- --仲文(失姓)便寄柴桑隐,何劳访剡东。 -- 出自唐·皎然·春日会韩武康章后亭联句
- 终当报芸阁,携手醉柴门。 -- 出自唐·郎士元·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
-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 出自唐·郎士元·赠万生下第还吴)
-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 出自唐·郎士元·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 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 出自唐·于鹄·寻李暹
- 傍云生夜月,唤客出柴扉。 -- 出自宋·葛立方·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 生涯随处乐,翁妪话柴门。 -- 出自宋·黄公度·山行即事二首
- 形骸方枕簟,车马忽柴荆。 -- 出自宋·黄公度·夏日陈应求见访
- 遥怀懒庵人,高卧掩柴荆。 -- 出自宋·刘子翚·寄懒庵
- 暮投鹅峰宿,青灯耿柴门。 -- 出自宋·刘子翚·入白水访刘致中昆仲
- 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 -- 出自宋·王沂孙·南浦·柳外碧连天
- 青山如我约,终日对柴门。 -- 出自宋·王之道·和因格非见寄二首
- 布衫负篛笠,羸然过柴荆。 -- 出自宋·王之道·赠笔工柳之庠
- 子潜去少室,渊明恋柴桑。 -- 出自宋·王之道·有荐胡仁叔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已暇日杨德
- 贼舟会稍远,请复安柴荆。 -- 出自宋·张元干·访周元举菁山隐居
- 出门何所营,萧条掩柴荆。 -- 出自明·谢榛·自拙叹
- 水村人寂寂,迟日敞柴关。 -- 出自明·谢榛·春园
- 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 出自唐·薛能·春雨
- 蔡侯添水榭,蒋氏本柴关。 -- 出自唐·薛能·蔡州蒋亭
- 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 出自唐·刘昚虚·越中问海客
-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 出自唐·吴融·西陵夜居
-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 出自唐·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 -- 出自唐·卢象·赠刘蓝田(一作王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