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在第3个字的诗句
柴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急下柴车蹈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 -- 出自宋·杨万里·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 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 -- 出自宋·杨万里·送刘觉之皈蜀
- 病身柴立手亦龟,不要人怜天得知。 -- 出自宋·杨万里·次东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诗律令龟字二十韵旧
-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 -- 出自明·唐寅·题画廿四首
- 谁叩柴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 出自明·唐寅·草堂话旧图
- 虽有柴门常不关,片云孤木伴身闲。 -- 出自唐·贾岛·题隐者居
- 覆以柴。 -- 出自先秦·先秦无名·琴歌
-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 出自元·马致远·清江引
- 独闭柴荆老春色,任他陌上暮尘红。 -- 出自宋·司马光·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 长掩柴荆避寒暑,只将花卉记冬春。 -- 出自宋·司马光·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 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 -- 出自宋·司马光·和同舍对菊无酒
- 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 -- 出自清·朱彝尊·玉带生歌并序
- 细雨柴门生远愁,向来诗句若为酬。 -- 出自唐·戴叔伦·寄司空曙
- 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 -- 出自唐·陆龟蒙·村中晚望
- 江客柴门枕浪花,鸣机寒橹任呕哑。 -- 出自唐·陆龟蒙·北渡
- 云锁柴门半掩关。 -- 出自宋·无名氏·浣溪沙
- 门掩柴荆闤闠远,墙开瓮牖薜萝香。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伸虎到君门。 -- 出自宋·朱翌·送杨倅致政还乡
- 旋扣柴荆行问道,少休松槛坐移时。 -- 出自宋·朱翌·夏日登叶氏山亭
- 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 出自宋·赵长卿·柳梢青·晴雪楼台
- 牢闭柴门自好。 -- 出自宋·陈著·烛影摇红·潇洒琴帘
- 幸有柴门自深闭,不妨窗下蠹残书。 -- 出自宋·陈著·又次韵帅初诸前七首
- 少闭柴门延野叟,多营菜圃慰脾神。 -- 出自宋·陈著·次韵帅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 一埋柴桑骨,一为九锡臣。 -- 出自宋·张耒·感怀
- 陋巷柴门揜寂寥,一窗风雨晚萧萧。 -- 出自宋·张耒·秋雨二首
- 酒隐柴桑叟,醉吟渭上贤。 -- 出自宋·张耒·十月二十二日晚作三首
- 黯黯柴门夜,栖鸦对寂寥。 -- 出自宋·张耒·宿东鲁父居二首
-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 出自唐·曹松·赠雷乡张明府
- 经岁柴门百事乖,此身只合卧苍苔。 -- 出自宋·陈与义·夜雨
- 寂寞柴桑塞花外,还有白衣来否。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啸傲柴桑影里,且怡颜莫问,谁古谁今。 -- 出自宋·张炎·甘州/八声甘州
-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 出自宋·张炎·一萼红·制荷衣
- 未入柴扉即下车,茅斋挥尘缓论书。 -- 出自唐·朱长文·奉谢司封使君宴公临顾园居
- 半掩柴门一径深,山中免见俗尘侵。 -- 出自宋·徐照·酬翁常之
- 紧闭柴门。 -- 出自宋·方岳·行香子·说与樵青
- 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 -- 出自宋·方岳·除夕
- 归从柴桑人,醉漉春瓮蚊。 -- 出自宋·方岳·又次韵
- 亦笑柴桑千载士,同时祗识菊花黄。 -- 出自宋·方岳·次韵陈祭酒直舍犀
-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 出自宋·方岳·汪运干容安斋
- 小市柴薪贵,贫家砧杵闲。 -- 出自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深闭柴门长不出,功夫自课少闲时。 -- 出自唐·姚合·独居
- 日用柴薪并米面。 -- 出自元·马钰·渔家傲·叮嘱庖人常作善
- 自非柴易,颠倒甲与矜。 -- 出自明·宋濂·送方生还宁海(并序)
-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 出自清·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 出自宋·周敦颐·春晚
- 深夜柴门阖更开,杨梅香送满罂来。 -- 出自明·李东阳·谢于乔送杨梅干无诗用前韵奉索
- 两茎柴子上,一生打得彻。 -- 出自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 水足柴犹富,人多爨不停。 -- 出自宋·释惟一·礼疎山塔
- 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 -- 出自宋·杨时·藏春峡·老圃亭
- 浪把柴扉为客开,揖余茶速又汤催。 -- 出自宋·曾丰·呈罗叔异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