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在第7个字的诗句
林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 -- 出自唐·皇甫冉·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
- 濑头细草接疏林,恶浪罾船半欲沈。 -- 出自唐·皇甫冉·浪淘沙二首(一作皇甫松诗)
- 雪国知天远,霜林是血丹。 -- 出自唐·李频·府试丹浦非乐战
-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 出自唐·李频·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 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 -- 出自唐·李频·眉州别李使君
- 洞穴传虚应,枫林觉自熏。 -- 出自唐·张说·游洞庭湖
-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 -- 出自唐·张说·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一作卢崇道诗)
-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 出自宋·王令·秋日寄满子权
- 卓郑簪裾密作林,相如贫病强来临。 -- 出自宋·王令·谢束丈
- 常与幽人过竹林,重来无地豁烦襟。 -- 出自宋·王令·到润望竹林寺忆朱昌叔
- 百事已无机,空林不掩扉。 -- 出自宋·翁卷·书隐者所居
- 春雨夜有声,连林杏花落。 -- 出自宋·陈与义·海棠
- 却凭破鞍去,风林生七哀。 -- 出自宋·陈与义·次南阳
- 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 -- 出自宋·陈与义·晓发杉木
- 微吹度修竹,半林白翻翻。 -- 出自宋·陈与义·同信道晚登古原
-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 出自宋·陈与义·游董园
-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 出自魏晋·张协·杂诗
- 水雾一边起,风林两岸秋。 -- 出自隋·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
-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 出自唐·皇甫松·浪淘沙
-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 出自唐·皇甫松·杂曲歌辞·浪淘沙
- 远峤收残雨,寒林带夕阳。 -- 出自宋·寇准·秋日原上
- 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 -- 出自宋·寇准·书山馆壁
- 三书不用即山林,将前复却何从决。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苏
- 砂瓶煮汤青竹林,会有玉川来作客。 -- 出自宋·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 愿公廊庙等山林,安乐百年无此彼。 -- 出自宋·毛滂·元度生日
- 精舍依岩巘,香林结薜萝。 -- 出自宋·钱惟演·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 早晚重来此,园林又过春。 -- 出自宋·魏野·怀宗人仲容
- 当年丞相读书林,谁识更张万事心。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王季夷时同宿蒋山
- 平生作计本山林,便腹空余贮古今。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沆侄
- 笔下纵横自学林,胸中玉海更清深。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沈驹甫留别
- 记匹马经行,风林烟树。 -- 出自宋·刘辰翁·琐窗寒·嫩绿如新
-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 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 -- 出自宋·刘过·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 玉节珠幢出翰林。 -- 出自宋·张孝祥·浣溪沙
-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 -- 出自宋·张炎·壶中天/念奴娇
-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 出自清·谭嗣同·江行
- 明镜失旧人,空林误归凤。 -- 出自唐·鲍溶·秋怀五首
- 玉鬓风尘下,花林丝管中。 -- 出自唐·耿湋·上巳日
-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 -- 出自唐·耿湋·题清源寺(即王右丞故宅)
-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 出自唐·耿湋·送归中丞使新罗(一本题下有册立吊祭四字)
- 落叶停高驾,空林满从官。 -- 出自唐·耿湋·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得寒字)
- 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 -- 出自唐·朱仲晦·答王无功问故园
- 乡校叨微禄,家林傍旧峰。 -- 出自唐·朱长文·再和
- 食荐时鸣野,游林或命群。 -- 出自宋·丁谓·鹿
- 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 出自宋·丁谓·游东山
- 令兹冬已孟,青林犹蔽野。 -- 出自宋·韩维·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五首
-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 -- 出自宋·韩维·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 步迳怜缺玉,攀林看堕絮。 -- 出自宋·韩维·和晏相公雪
- 谷口多幽思,青林啼鸟喧。 -- 出自宋·韩维·字谷道中
- 德义心诚服,山林性所便。 -- 出自宋·韩维·和象之同孔宁极游石桥且简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