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在第9个字的诗句
松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 出自宋·李觏·秋晚悲怀
- “绝辟过云开锦绣,疏松夹水奏笙簧。”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出自··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出自唐·李白·蜀道难
-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 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 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 褰帷对云峰,扬袂指松雪。 -- 出自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 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 出自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
-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 出自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 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 出自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 出自唐·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空摧芳桂色,不屈古松姿。 -- 出自唐·李白·赠易秀才
-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 出自唐·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
-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 出自唐·李白·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
-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出自唐·李白·夏日山中
-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 出自唐·李白·游南阳清泠泉
- 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 出自唐·李白·铜官山醉後绝句
- 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 出自唐·李白·凌歊台
- 丹砂未易扫白发,赤松却欲参黄梅。 -- 出自宋·苏轼·再用前韵
-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 -- 出自宋·苏轼·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 出自宋·苏轼·雨中看牡丹三首
-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 出自宋·苏轼·金山妙高台
- 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 -- 出自宋·苏轼·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
-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 -- 出自宋·苏轼·送冯判官之昌国
- 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 -- 出自宋·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
- 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 出自宋·苏轼·至真州再和二首
- 蹶之得舆薪,规以种松菊。 -- 出自宋·苏轼·宥老楮
-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 出自宋·苏轼·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 丑石半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 -- 出自宋·苏轼·题王晋卿画后
- 东山何足羡,会是蹑松乔。 -- 出自宋·苏轼·寿叔文
-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 出自宋·苏轼·赠杜介
- 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 出自宋·苏轼·以屏山赠欧阳叔弼
-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 出自宋·苏轼·万松亭
-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 出自宋·苏轼·赠岭上老人
-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 -- 出自宋·苏轼·万松亭(并叙)
- 举意欲従之,翛然已松杪。 -- 出自宋·苏轼·赠杜介(并叙)
-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 出自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 使君置酒罢,箫鼓转松陵。 -- 出自宋·苏轼·上元夜(惠州作)
-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 出自先秦·诗经·皇矣
- 计疏疑翰墨,时过忆松筠。 -- 出自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 出自唐·杜甫·哭王彭州抡
- 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 出自唐·杜甫·赤谷西崦人家
- 穷秋正摇落,回首望松筠。 -- 出自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 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 -- 出自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 -- 出自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王契,字佐卿,
-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 出自唐·杜甫·滕王亭子
-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 -- 出自唐·杜甫·西阁二首
-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