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杨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东风怜我归心速,稍变杨梢百里迎。 -- 出自宋·苏辙·河冰复结复次前韵
- 形虽不具意可知,有云杨柳贯鲂鱮。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 去难留,怅芙蓉路窄,绿杨天远。 -- 出自宋·吴文英·倦寻芳·暮帆挂雨
-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 -- 出自宋·吴文英·忆旧游·送人犹未苦
-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 出自宋·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 湖上团团三十里,若非杨柳即楼台。 -- 出自宋·戴复古·湖上
- 明日拟苏堤上看,当春杨柳政风流。 -- 出自宋·戴复古·到鄂渚
- 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 -- 出自元·王冕·金陵行送余局官
- 回首长干思无限,水风杨柳作秋声。 -- 出自元·王冕·金陵怀古
- 咸平元祐事茫然,梅花杨柳俱忘言。 -- 出自元·王冕·钱塘纪行
-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 出自宋·贺铸·浣溪沙
- 旧隐江城东复东,堂前杨柳付春风。 -- 出自宋·贺铸·潘豳老出十数诗皆有怀苏儋州者因赋二首之二
- 湖外西风吹雨丝,半随杨柳拂涟漪。 -- 出自宋·贺铸·李氏池上
- 秦淮两潮西复东,淮边杨柳酣薰风。 -- 出自宋·贺铸·秦淮官柳二首之一
- 红药紫薇千一古,又添杨子伴牢愁。 -- 出自宋·林逋·读王黄州诗集
- 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 -- 出自唐·冯延巳·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 喧传报戚里,明日幸长杨。 -- 出自唐·司空图·乐府
-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鸟。 -- 出自宋·司马光·柳枝词十三首
-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 出自宋·司马光·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 杨花道即偷人句,不那杨花似雪何。 -- 出自唐·徐凝·喜雪
- 渡河不似如今唱,为是杨家怨思声。 -- 出自唐·徐凝·汴河览古
- 修容随抗耦,射策拟穿杨。 -- 出自明·汤显祖·相圃新成十韵示诸生
- 川下杏花浑欲雪,山中杨柳不成烟。 -- 出自元·元好问·浣溪沙
- 楼中燕子能留客,陌上杨花也笑人。 -- 出自元·元好问·鹧鸪天 效东坡体
- 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 出自元·元好问·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绝
- 渺渺荒陂冰井路,青青杨柳玉关情。 -- 出自元·元好问·浣溪沙 三台送客,作离合体
- 鹭眠依晚屿,鸟浴上枯杨。 -- 出自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 但将竹叶消春恨,莫遣杨花上客衣。 -- 出自唐·韦庄·题袁州谢秀才所居
-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 -- 出自唐·韦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 红酽海棠红似雪,翠娇杨柳暗如烟。 -- 出自宋·白玉蟾·春词七首
- 忽惊春暮翻为雪,乃是杨花飞满空。 -- 出自宋·白玉蟾·春晚行乐四首
-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 -- 出自宋·白玉蟾·万法归一歌
- 顶戴弥陀呈丑拙,手持杨柳惹尘埃。 -- 出自宋·白玉蟾·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 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 -- 出自宋·蒋捷·高阳台·宛转怜香
- 倾壶竹叶沉沉绿,落树杨梅颗颗殷。 -- 出自明·刘基·夏日访王友文留饮赠诗
- 忆昔吴宫无事时,满城杨柳舞西施。 -- 出自明·刘基·过苏州(九首)
- 可能相别还相忆,莫遣杨花笑白头。 -- 出自唐·戴叔伦·寄司空曙
- 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 -- 出自唐·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
- 远窗浮槛亦成年,几伴杨公白昼筵。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 出自唐·刘希夷·晚春
- 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 出自唐·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 不堪垂白叟,行折御沟杨。 -- 出自唐·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
- 春雨濛濛,淡烟深锁垂杨院。 -- 出自宋·无名氏·点绛唇·春雨濛濛
- 万里长江一带开,岸边杨柳几千栽。 -- 出自宋·无名氏·杨柳枝
-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 出自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 竹闲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 出自宋·梅尧臣·王祁公北园
- 雷雨初过草木新,汴堤杨柳绿阴匀。 -- 出自宋·梅尧臣·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
-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 出自宋·梅尧臣·送唐紫微知苏台
- 城中竹叶涌增价,坐上杨花盛学春。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陈成伯著作长寿雪会
- 形如玉悄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 -- 出自宋·邵雍·和商守登楼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