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条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估客征夫上野桥,锦缡玉瑱亦萧条。 -- 出自宋·周文璞·濑上贞女祠
- 昭阳太极无行路,岁岁鹅黄土柳条。 -- 出自宋·张榘·秦淮
- 东风不管梅花落,自酿新黄染柳条。 -- 出自宋·江万里·梅花
- 词华八{左土右专}日,姓字一条冰。 -- 出自宋·李曾伯·挽曾侍郎二首
- 妆缀蜂须拟笑靥,稳拖鼠尾施长条。 -- 出自宋·赵孟坚·康不领此诗又有许梅谷者仍求再赋长律
- 留取大皮缠大树,腹围紧紧篾三条。 -- 出自宋·李昴英·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 梅花落尽寒犹力,留得东风候柳条。 -- 出自宋·王同祖·小立
- 山茶谢了梅花落,移得诗情上柳条。 -- 出自宋·张绍文·小院
- 眼前未识千红紫,但见新黄上柳条。 -- 出自宋·仇远·溧水道中
- 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 出自唐·吕岩·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
-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 出自唐·羊士谔·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 羽衣缥缈拂尘嚣,怅别河梁赠柳条。 -- 出自唐·牟融·送羽衣之京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出自唐·林杰·乞巧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出自唐·林杰·七夕
-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 -- 出自唐·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 灞岸江头腊雪消,东风偷软入纤条。 -- 出自唐·李山甫·柳十首
- 只为遮楼又拂桥,被人摧折好枝条。 -- 出自唐·李山甫·柳十首
- 舒卷绿苞临小槛,剪裁檀的缀长条。 -- 出自唐·唐彦谦·木兰
- 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 出自唐·张蠙·投翰林张侍郎
-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 -- 出自唐·徐夤·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 叠嶂出关分二陕,残冈过水作中条。 -- 出自唐·徐夤·西华
- 云鬟早岁断金刀,戒律曾持五百条。 -- 出自唐·李洞·题尼大德院
- 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 -- 出自唐·孙棨·题妓王福娘墙
-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 出自唐·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
- 绿水成文柳带摇,东风初到不鸣条。 -- 出自唐·徐铉·柳枝词十首
- 应缘莺舌多情赖,长向双成说翠条。 -- 出自唐·徐铉·柳枝辞十二首
- 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 -- 出自唐·郑遨·题中条静观(侯道华上升处)
- 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 出自元·陆仁·题金陵
- 年来不奈愁成绪,都与春风付柳条。 -- 出自明·汪广洋·清远峡
- 乱风吹草草萧萧,卷起沟边穗几条。 -- 出自·聂绀弩·拾穗同祖光之二
- 才因拾得抬身起,忽见身边又一条。 -- 出自·聂绀弩·拾穗同祖光之一
- 清晓离家去路遥,绝怜寒景太萧条。 -- 出自宋·王琮·城西即事
- 高原草青花欲消,幽人意与春萧条。 -- 出自宋·张嵲·约人泛舟
- 不分蛛丝与蜗壳,也随残照集芳条。 -- 出自宋·张镃·即目
- 凤落松钗满磵桥,野蜂移蜜上枯条。 -- 出自宋·张镃·龙井山主送蜡梅
- 下怜人宇厌凡卉,特许福地生芳条。 -- 出自宋·张镃·玉霄花
- 花外垂杨阅四朝,东风依旧绿条条。 -- 出自宋·武衍·春日湖上
- 万里龙鳞归雪屋,千山羊角下风条。 -- 出自宋·罗公升·见远亭次韵
-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 出自明·张羽·送僧还天台省亲
- 试问待儿芳草色,阶前曾长翠云条? -- 出自清·叶小鸾·早春红于折梅花至偶成(红于,侍儿名)
- 盆池潋滟荫芭蕉,点水圆荷未出条。 -- 出自宋·施宜生·盆池
- 蕙风已转东郊绿,柳雪犹低北苑条。 -- 出自宋·孔武仲·初赐幡胜戏和诸公二首
- 灵沼轻澌犹覆水,上林微绿已萦条。 -- 出自宋·孔武仲·初赐幡胜戏和诸公二首
- 二十年前学采樵,采樵只采嫩枝条。 -- 出自宋·陈宝之·漫兴
- 凤凰天上远来翔,好看连天碧玉条。 -- 出自宋·陈宓·九日登安溪凤山
- 自古作善天所佑,赋与庞眉并寿条。 -- 出自宋·陈文蔚·壬申老人生旦
- 孤出亭亭羽盖主,撑开圆叶臂抽条。 -- 出自宋·程敦厚·句
- 若把养根来比来,要根只合吃藤条。 -- 出自宋·村寺僧·蒸豚
- 日葵霜菊逾千本,更有酴醾十万条。 -- 出自宋·方回·酴醾盛开二绝
- 腊月如春众芳吐,繁华时节却萧条。 -- 出自宋·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