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在第7个字的诗句
杖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经旬积潦慵扶杖,拂晓新晴喜晒簑。 -- 出自宋·刘克庄·竹溪评余近诗发药甚多次韵
- 独馀太乙旧藜杖,夜窗炯炯供清矑。 -- 出自宋·刘克庄·观社行
- 生不肯扶灵寿杖,死堪上应少微星。 -- 出自宋·刘克庄·过季父新阡
- 出有小车扶有杖,前身莫是邵先生。 -- 出自宋·刘克庄·画赞七言一首
- 老夫久已植其杖,此士孰能招以弓。 -- 出自宋·刘克庄·送古为徐聘君
- 下榻惊一府,撰杖穷千崖。 -- 出自宋·刘克庄·发湘潭驿寄府公
- 盘餐到野荠,曳杖閒挑根。 -- 出自宋·曾几·荠
- 扪萝陟其巅,策杖绕其足。 -- 出自宋·曾几·次绿字韵
-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 出自宋·曾几·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 出自宋·文同·送韩山人
- 鹿轓从版舆,鸠杖杂戟鐏。 -- 出自宋·周必大·送胡子远出守汉州分韵得万字
- 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 出自唐·贯休·送胡处士
-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 -- 出自唐·郎士元·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 兔裘堆膝暖,鸠杖倚床偏。 -- 出自唐·李群玉·与三山人夜话
- 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 出自唐·上官仪·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
-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 出自唐·施肩吾·山居乐
-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 出自宋·叶梦得·八声甘州·问浮家泛宅
-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 出自宋·张舜民·句
- 每年十月初,仙杖常依此。 -- 出自宋·张舜民·温泉
- 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 -- 出自宋·葛立方·满庭芳·狂吹鸣篱
-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 出自宋·葛立方·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 坐久与关筇竹杖,出门人指两仙翁。 -- 出自宋·葛立方·二老堂
- 要使野狐惊铁杖,莫令黄叶认金钱。 -- 出自宋·葛立方·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禅悦
- 茅檐供倚薄,藜杖费扶携。 -- 出自宋·黄公度·倚薄
- 焚修人已老,倚杖对山石。 -- 出自宋·李吕·题君山观招真阁六首
- 凝眸方过鸟,倚杖忽横溪。 -- 出自宋·刘子翚·次韵文殊五言
-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 出自元·杨维桢·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 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 -- 出自元·杨维桢·又湖州作(四首。书寄班恕齐。试温生笔,写
- 小出便支邛竹杖,轻寒旋进木棉裘。 -- 出自明·王世贞·偶成
- 出门疏雨歇,倚杖断云流。 -- 出自明·谢榛·晓起
- 竹符忠介凛,桐杖孝思凄。 -- 出自唐·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 出自唐·韦嗣立·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 浮舟暝始至,抱杖聊自闲。 -- 出自唐·阎防·夕次鹿门山作
-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 出自宋·郑獬·戍邕州
- 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钗头坠彩旛。 -- 出自宋·强至·立春
- 步侵猿鸟双藜杖,吟蓄云烟一锦囊。 -- 出自宋·强至·送王仲贤郎中游天平山
- 病躯自健遗藤杖,睡眼全醒耐烛花。 -- 出自宋·强至·依韵和崔伯宪谢王正甫遗三灵丸蜀茶
- 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 出自宋·范祖禹·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 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 -- 出自宋·葛胜仲·满庭霜/满庭芳
- 径须折折楖栗杖,吾曹穷措有妙处。 -- 出自宋·吴则礼·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 庞眉八十老,扶杖来蹒跚。 -- 出自宋·张栻·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 不妨数登临,倚杖看云起。 -- 出自宋·张栻·采菊亭
- 行携三尺虎臂杖,归饮十分鱼枕樵。 -- 出自宋·崔敦礼·狼山
- 诗翁静三昧,筇杖壁间横。 -- 出自宋·陈造·次韵石湖居士瓶中早梅二首
- 伊凉聒夜铿千杖,兰蕙回春艳十眉。 -- 出自宋·陈造·交割州事致语口号
- 岁华深、然但把,杖藜闲倚。 -- 出自宋·韩淲·贺新郎·梅蕊依稀矣
- 班荆坐危磴,植杖临高苗。 -- 出自宋·李廌·登楚山绝顶
- 胡床尘拂枯藜杖,门对江山日夜扃。 -- 出自宋·阮阅·郴江百咏并序·燕堂
-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 出自宋·李新·题遂宁冯迁居夫隐士画像
- 三叠青山老竹杖,十年明月故人家。 -- 出自宋·洪皓·题赵知德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