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第12个字的诗句
月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万卷图书天禄上,一条风景月华西。”全诗鉴赏 -- 出自··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出自··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出自··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出自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 出自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 出自唐·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 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 -- 出自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
-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 -- 出自宋·苏轼·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出自宋·苏轼·海棠
-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 出自宋·苏轼·莲
-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 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 出自宋·苏轼·舟中夜起
-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八月边风备胡獠。 -- 出自宋·苏轼·鳆鱼行
-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 出自宋·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
- 夜香烧罢掩重扃,香雾空濛月满庭,抱琴转轴无人见,门外空闻裂帛声。 -- 出自宋·苏轼·四时词
- (孟郊《闻鸡》诗云:似闻孤月口,能说落星心。 -- 出自宋·苏轼·轼近以月石砚屏献子功中书公复以涵星砚献纯
- 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 -- 出自宋·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 -- 出自宋·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 出自宋·苏轼·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 出自宋·苏轼·和仲伯达
- 愁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 出自宋·苏轼·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 三军喜气铄飞花,睡起空惊月在沙。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
-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 出自宋·苏轼·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 小堰门头柳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 出自宋·苏轼·孔长源挽词二首
- 小堰门头柳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 出自宋·苏轼·孔长源挽词二首
-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 出自宋·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 -- 出自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 夜香烧罢掩重扃,香雾空蒙月满庭。 -- 出自宋·苏轼·四时词四首
- 寒潮不应淮无信,客路相随月有情。 -- 出自宋·苏轼·和田仲宣见赠
-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 出自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 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俱作月中游。 -- 出自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 ?此诗卷二十三已收,题为“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 出自宋·苏轼·访詹使君食槐芽?一作叶?冷淘
-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 出自宋·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 出自宋·苏轼·金山梦中作
- 只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 -- 出自宋·苏轼·题毛女真
- 不道山人今忽去,晓猿啼处月茫茫。 -- 出自宋·苏轼·和参寥
- 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 -- 出自宋·苏轼·万菊轩
- 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一翦梅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出自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 出自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 出自唐·杜甫·南邻
-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去岁君家把酒杯
-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