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在第12个字的诗句
曳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出自宋·苏轼·东坡
-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 出自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
-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 出自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其日独游香山
- 偶来竹下搘颐坐,却向藤阴曳杖行。 -- 出自宋·陆游·野兴
- 意倦有时凭曲几,兴来随处曳枯藤。 -- 出自宋·陆游·题寺壁
- 绿净亭边物色奇,放翁睡起曳筇枝。 -- 出自宋·陆游·绿净亭晚兴
- 雪云吹尽木阴移,正是先生曳杖时。 -- 出自宋·陆游·晚晴出行近村闲咏景物
- 路入东关物象奇,角巾老子曳筇枝。 -- 出自宋·陆游·东关
- 青鞋随意出柴荆,聊向南塘曳杖行。 -- 出自宋·陆游·晚至新塘
- 坐穴藜床愧未能,酌泉聊喜曳枯藤。 -- 出自宋·陆游·晚自白鹿泉上归
- 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 -- 出自宋·陆游·龙挂
- 梦断华胥夜艾时,遶廊萧散曳筇枝。 -- 出自宋·陆游·五鼓
- 明朝乐事真当贺,山北山南曳瘦藤。 -- 出自宋·陆游·雨止顿寒遂有晴意
- 柳暗人家水满陂,放翁随处曳筇枝。 -- 出自宋·陆游·春晚出游
- 朝斗真人有旧祠,追凉老子曳筇枝。 -- 出自宋·陆游·六月九日夜步月至朝真观
-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 出自唐·李贺·巫山高
- 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
- 我恨羁游在芸阁,不陪诸彦曳长裾。 -- 出自宋·晏殊·过华夫书屋
- 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 出自宋·杨万里·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
- 银汉光中有诗客,玉虹背上曳芒鞋。 -- 出自宋·杨万里·再登垂虹亭三首
- 江上春风吹嫩榆,扶琴送子曳长裙。 -- 出自明·唐寅·南游图
- 指挥开明辟帝关,环佩泠泠曳风雨。 -- 出自明·刘基·钧天乐
- 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光锦。 -- 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辞·蛾眉怨
- 可怜伍相终朝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 出自宋·王禹偁·题响屧廊壁
- 因将先集进九重,高步金台曳珠履。 -- 出自宋·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 老夫亦忝桐乡籍,贺厦行须曳足音。 -- 出自宋·陈著·次前人卜居得邻
- 个中时复,灵仙高会,彩云摇曳。 -- 出自元·姬翼·水龙吟·此身幸脱尘樊累
- 玉骨更羸诗笔苦,客裾犹欲曳何门。 -- 出自宋·宋祁·寄令狐揆二首
- 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 出自宋·张耒·赠邠老
- 杏萼春深翻浅缬,柳花风远曳晴绵。 -- 出自宋·王令·江上
- 陋巷自甘栖短褐,侯门终不曳长裾。 -- 出自宋·寇准·寄漳川隐士
- 老来未觉巢莲近,远去惟知曳尾忙。 -- 出自宋·毛滂·县境不雨祷响潭得之明日一龟出潭水上取以归
-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 出自宋·韩元吉·跋北齐校书图
- 戏水鸥雏分浪出,趁巢乌母曳枝行。 -- 出自明·袁宏道·郊外水亭小集三首
-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 出自宋·韩维·对雨思苏子美
- 叶争以绿环三匝,花逞其红曳四围。 -- 出自宋·曾丰·德庆府城绕以荷池叶楙花繁时环望之红绿无间
- 莫学群儿败家法,入门无不曳长裾。 -- 出自宋·晁说之·赠张或
-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 -- 出自宋·孙光宪·虞美人·红窗寂寂无人语
- 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 -- 出自宋·张元干·水龙吟·水晶宫映长城
- 但愿当歌,月光常共,金樽摇曳。 -- 出自金·蔡松年·水龙吟·九秋白玉盘高
- 朝来御服三经浣,贱妾宁希曳地衣。 -- 出自明·王世贞·弘治宫词六首
- 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曳杖藜。 -- 出自唐·薛能·许州题德星亭
- 作吏丁年熟李书,调官晚境曳邹裾。 -- 出自宋·陈造·再次韵四首
- 只应月地饶般礴,心醉寒梢曳晓烟。 -- 出自宋·陈造·刘有诗再次韵四首
- 莫话长安牢落客,付渠尘土曳长裾。 -- 出自宋·陈造·次韵石湖居士游虎丘
- 龟告犹以灼兆兮,宁泥中以曳尾。 -- 出自宋·李廌·拟楚词
- 此去定须安短褐,平生那肯曳长裾。 -- 出自宋·邓肃·谢见招者
- 我能甘贫谁委悉,惟欠鼓颔曳杖乞。 -- 出自宋·曹勋·雨中寄李正字
- 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 -- 出自宋·胡寅·和邓友直
- 忽闻来促朝天骑,应记当年曳履声。 -- 出自宋·曾协·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