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在第7个字的诗句
暑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天上清凉不知暑,炎热人间徒自苦。 -- 出自宋·姚勉·京城苦热
- 客里恰逢三伏暑,程头方到九秋桥。 -- 出自宋·胡仲弓·过岭作
- 早凉已喜无残暑,老别当须似壮游。 -- 出自宋·牟巘·次韵无党留别
- 千年此树几寒暑,一线生机无古今。 -- 出自宋·何梦桂·邑痒杏坛初成诸老倡和见寄因次韵
- 金飙吹净人间暑。 -- 出自·奚?·齐天乐·金飙吹净人间暑
-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 出自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 酷日从今宜敛暑,大王自古解称雄。 -- 出自宋·仇远·和仲祥大风韵
- 争爱广阴能障暑,谁知甘味亦充粮。 -- 出自宋·董嗣杲·芭蕉花
- 一方锦里消清暑,五瓣阑干俯碧澜。 -- 出自宋·董嗣杲·菱花
- 人间受尽炎热,暑夕几凭阑。 -- 出自宋·刘将孙·水调歌头·摇风犹似旆
- 冲天功行满,寒暑不能争。 -- 出自唐·吕岩·五言
- 沉香小院浑先暑,更有杯传数百年。 -- 出自宋·李景良·鹧鸪天·清晓祥云绕碧天
- 我来今几时,寒暑已一变。 -- 出自宋·王炎·秋怀五首简陈巽叔徐伯老
- 心如玉壶冰,当暑气自寒。 -- 出自宋·王炎·送谢安国归清江
- 句挟冰霜堪却暑,令人心地亦清凉。 -- 出自宋·王炎·舟行到{上艹右羊}莪和清老韵
-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 出自唐·何元上·所居寺院凉夜书情,呈上吕和叔温郎中
- 何当廓阴闭,新暑竹风吹。 -- 出自唐·刘得仁·春暮对雨
- 乱峰沉暝野,毒暑过秋空。 -- 出自唐·刘得仁·宿普济寺
- 皇天有意自寒暑,白日无情空往来。 -- 出自唐·李咸用·途中逢友人
- 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 出自唐·黄滔·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
- 独坐公厅正烦暑,喜吟新咏见玄微。 -- 出自唐·徐铉·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
-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 出自唐·徐铉·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瑶池费稻梁。 -- 出自唐·徐铉·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 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 -- 出自唐·徐铉·送清道人归西山
- 夕阳行远道,烦暑在孤舟。 -- 出自唐·无可·夏日送崔秀才游南
- 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 出自唐·子兰·短歌行
- 东风未肯随寒暑,又蘖清香与返魂。 -- 出自唐·无名释·古梅
- 马足车尘情味,暑往寒来岁月,扰扰十余年。 -- 出自元·赵雍·水调歌头·春色去何急
- 乌纱不共人间暑。 -- 出自元·邵亨贞·虞美人 泖滨泛荷
- 一滴天瓢*溽暑,夕阳微漏残红。 -- 出自元·邵亨贞·临江仙 拟无住 水槛过雨
- 七月凉軿初破暑,秋声萧萧在庭户。 -- 出自元·于立·得雨字
- 日月往来寒又暑。 -- 出自元·梵琦·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 凉亭暖阁消寒暑。 -- 出自元·梵琦·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 银浪淼,逢烟焰,暑气成霜。 -- 出自元·王哲·满庭芳 赠毋希扬
- 节令频移政,寒暑递相迁。 -- 出自元·王丹桂·满路花 岁日赠冯六等
- 南海阴风、越台暑瘴,不禁怀抱。 -- 出自元·魏初·水龙吟 予诞日,不得与儿子必复相会聚者凡
- 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 -- 出自元·蒲道源·水调歌头 次权待制韵
- 洒然不受人间暑。 -- 出自元·周权·蝶恋花 夜酌荷亭
- 忆山怜有梦,当暑咏无衣。 -- 出自宋·张弋·夏日从陈宗之借书偶成
- 每不能合于寒暑变相移。 -- 出自近代·汪精卫·挫骨扬灰辞
-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 出自宋·释智圆·送惟凤师归四明
- 山晴岩独雾,林暑涧常秋。 -- 出自宋·宋庠·佛岭
- 蒲葵影里民无暑,飞镜光中吏有霜。 -- 出自宋·项安世·寿邱安抚二首
- 云气守闾围溽暑,水风排闼荐凉秋。 -- 出自宋·项安世·暑雨
- 残春且重茧,徂暑但深居。 -- 出自宋·张嵲·苦热
- 茲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 出自宋·章甫·隐静分题得静字
- 四时更代谢,寒暑不可避。 -- 出自宋·章甫·纳凉
- 发毛吹尽人间暑,除是芙蕖十里香。 -- 出自宋·张镃·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 背日一檐浑不暑,依山百卉若为春。 -- 出自宋·叶茵·北窗
- 六月天无风,大暑铄金石。 -- 出自宋·刘宰·观瀑布图
“暑”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