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在第9个字的诗句
昏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积雪初融做晚晴,黄昏恬静到三更。 -- 出自宋·杨万里·竹枝歌七首
- 移床来一看,云月两昏昏。 -- 出自宋·杨万里·问月二首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 虚逢好阳艳,其那苦昏懵。 -- 出自唐·元稹·春六十韵
-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 出自唐·元稹·使东川·望喜驿
- 耳鸣疑暮角,眼暗助昏霾。 -- 出自唐·元稹·痁卧闻幕中诸公征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
- 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 出自唐·元稹·余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词调清婉,难于遍酬
- 伤心落残叶,犹识合昏期。 -- 出自唐·元稹·感小株夜合
- 燕子欲归寒食近,黄昏庭院雨丝丝。 -- 出自宋·朱淑真·海棠
- 月转西窗斗帐深,灯昏香烬拥寒裘。 -- 出自宋·朱淑真·长宵
- 浦云沉断雁,江雨入昏鸦。 -- 出自宋·范成大·豫章南浦亭泊舟
-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 出自宋·范成大·午夜登嶓山
-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 出自宋·周邦彦·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 出自宋·周邦彦·丁香结·苍藓沿阶
-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 出自宋·周邦彦·玉烛新·溪源新腊後
- 肝劳忧久个,瞑坐救昏幕。 -- 出自宋·周邦彦·游定夫见过晡饭既去烛下目昏不能阅书感而赋
- 清泉浣尘缁,灵药释昏狂。 -- 出自唐·王建·送张籍归江东
- 独自在家长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 -- 出自唐·王建·自伤
- 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 出自唐·王建·荆门行
-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 出自唐·韦应物·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 还闻枉嘉藻,伫望延昏旭。 -- 出自唐·韦应物·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
- 籴米已无消息至,黄昏惆怅下山来。 -- 出自宋·文天祥·至扬州
- 一时混战四十万,天昏地黑睢水湄。 -- 出自宋·文天祥·徐州道中
- 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 -- 出自宋·文天祥·赠镜斋徐相士
- 清浅风流圣得知,黄昏归鹤月来时。 -- 出自宋·文天祥·赠南安黄梅峰
- 曳娄一缝掖,出处劳昏早。 -- 出自唐·李绅·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 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 -- 出自唐·李绅·泛五湖
- 斯游无俗物,傲睨至昏鸦。 -- 出自宋·黄庭坚·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 风雨暗楼台,鸡鸣自昏旦。 -- 出自宋·黄庭坚·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
- 我闻耆旧语,叹息至昏鸦。 -- 出自宋·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乃几父旧治之地
- 盗卧月皎皎,鸡鸣雨昏昏。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仲车为元达置酒四韵
- 疾雷发聋聩,清月照昏盲。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见寄
- 六十年来又七年,眼昏头白意茫然。 -- 出自宋·苏辙·岁莫口号二绝
- 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 -- 出自宋·苏辙·李氏园
- 时令检遗阙,相对忘昏昼。 -- 出自宋·苏辙·次远韵
- 经年谢宾客,饥坐失昏画。 -- 出自宋·苏辙·张恕寺丞益斋
- 东观校雠非老事,眼昏那复竞铅朱。 -- 出自宋·苏辙·辞灵惠庙归过新兴院书其屋壁
- 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 出自宋·吴文英·高阳台·淝水秋寒
- 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 出自唐·冯延巳·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 出自唐·司空图·自诫
- 夜阑闭户牖,青晕生昏烟。 -- 出自宋·司马光·夜坐
- 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 -- 出自宋·司马光·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 万里风随快雨来,尘昏消伏旱光开。 -- 出自宋·司马光·和冲卿喜雨偶成
- 先生伏经编,眼冷倍昏涩。 -- 出自宋·司马光·和兴守夜直听雨
- 拒之亦无他,体中常昏昏。 -- 出自宋·司马光·古诗赠兴宗
- 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 出自宋·司马光·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 出自唐·韦庄·三堂东湖作
- 昆仲畏弓矰,奴儓失昏晓。 -- 出自宋·白玉蟾·雁
- 冰肌玉肤落潭碧,黄昏风惨水空流。 -- 出自宋·白玉蟾·题刘心月
- 故故抽身入翠微,头昏背痛便相随。 -- 出自宋·白玉蟾·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