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9个字的诗句
旌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 出自宋·朱敦儒·木兰花慢·折芙蓉弄水
-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 出自宋·司马光·塞上
- 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 出自宋·司马光·送程端明知成都
- 千骑骎骎簇画辀,高旌大盖五骅骝。 -- 出自宋·司马光·济川有书见贻云以亲老须守远郡以便禄养不得
- 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 -- 出自宋·蒋捷·贺新郎·浪涌孤亭起
- 轻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 出自唐·戴叔伦·送李大夫渡口阻风
- 计书重译至,锡命双旌往。 -- 出自唐·权德舆·送韦中丞奉使新罗
-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旂。 -- 出自唐·权德舆·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 龙沙重九会,千骑驻旌旗。 -- 出自唐·权德舆·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 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旌悬。 -- 出自唐·钱起·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 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 出自唐·李端·送归中丞使新罗(一作李益诗)
- 空留嫔御,掩泣望霓旌。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 -- 出自宋·梅尧臣·古柳
- 莫随文学乘,空望旆旌飘。 -- 出自宋·梅尧臣·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镇河阳
- 想见梅黄飞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 出自宋·朱翌·送王端材以宣谕属官入川
- 神仙中人龙作马,翠旌绛节从天下。 -- 出自宋·陈师道·奉陪内翰二丈醴泉避暑
-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 出自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
-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 出自宋·宋祁·忆浣花泛舟
- 立功报天子,执节旗旌。 -- 出自宋·张耒·送胡考甫
- 晚营严鼓角,红叶拂旌旗。 -- 出自唐·马戴·幽上留别令狐侍郎
- 海阳沈饮罢,何地佐旌旄。 -- 出自唐·曹松·送邵安石及第(一作选辇归连州觐省)
-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 出自唐·李益·登天坛夜见海日
-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 山川迷向背,氛雾失旌旗。 -- 出自唐·皇甫冉·雨雪
- 关东领藩镇,阙下授旌旄。 -- 出自唐·李频·陕府上姚中丞
-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 出自唐·张说·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 楼船下三江,千里悬旌旗。 -- 出自宋·王令·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 出自唐·曹邺·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 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 出自唐·崔峒·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
- 三字带来天上贵,双旌拥出世间荣。 -- 出自宋·魏野·送紫微孙舍人赴镇长安
- 未得四旬馀四载,龙旌不觉变铭旌。 -- 出自宋·魏野·哭钱观察
- 溪山带城郭,松竹环旌幢。 -- 出自宋·韩元吉·李仲镇懒窠
- 新霜著群木,归舟颺旌旗。 -- 出自宋·韩元吉·清晖阁
- 千里江山增丽,是处旌旗改色,佳气郁轮襜。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紫橐论思旧
- 宿昔见汉兵,龙蛇满旌棨。 -- 出自唐·鲍溶·读史
-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 -- 出自唐·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
- 群祆离分野,五岳拜旌幢。 -- 出自唐·耿湋·送叶尊师归处州
- 近日东南兴节士,既旌吴子又褒徐。 -- 出自唐·朱长文·判府蒲左丞宠赠佳篇谨次韵
- 珠树移阴從帝圃,霓旌分影自仙乡。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玉清昭应宫玉皇大殿告成
- 敬受丹书岂易侔,式旌玉刻诚难继。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宣读天书
- 指挥在将军,坐作看旌旗。 -- 出自宋·苏泂·边头叹
- 鱼龙听弦管,凫鹤识旌旗。 -- 出自唐·姚合·题凤翔西郭新亭
- 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 -- 出自唐·姚合·送狄尚书镇太原
- 何人荐筹策,走马逐旌旃。 -- 出自唐·姚合·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
- 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 -- 出自唐·项斯·经李白墓
- 会须纡衮绣,宁久驻旌麾。 -- 出自宋·杨时·送虔守楚大夫
- 只疑春信早,先拥使旌来。 -- 出自宋·杨时·又用前韵和早梅二首
- 请看当年广陵王,双旌六纛何辉光。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南园
- 煌煌鸣佩璐,灿灿动旌霓。 -- 出自宋·晁说之·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