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旌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我正与时相枘鉴,君方随诏赴弓旌。 -- 出自宋·王迈·送郑秉叔西征
- 战罢归来朋再盈,悬知得失击心旌。 -- 出自宋·王迈·丙子诏后需捷四绝
- 几载江湖负隽声,秋风千里起弓旌。 -- 出自宋·李曾伯·送赵鼎臣赴召二首
- 鹓路五更锵剑佩,虎关半夜出弓旌。 -- 出自宋·姚勉·元日试笔
- 旧游追记岳阳城,莫惜经过憩旆旌。 -- 出自宋·王炎·和周南吉二绝
- 澜翻布谷唤春晴,浩荡花风拥旆旌。 -- 出自宋·王炎·和留献之出郊劝农
- 因为赛神携一榼,暂能择胜驻双旌。 -- 出自宋·王炎·与魏倅葛书记同谢雨于黄龙洞回憩小玲珑晚饭
- 九衢尘里一书生,多达逢时拥旆旌。 -- 出自唐·郑綮·题卢州郡斋
-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 出自唐·徐夤·自咏十韵
- 昔岁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迹奉双旌。 -- 出自·李中·哭柴郎中
-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 出自唐·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 出自唐·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於边戍过旧营宅作
- 长年门外无尘客,时见元戎驻旆旌。 -- 出自唐·杨夔·题宣州延庆寺益公院(咸通中入讲极承恩泽)
- 淮王昔下江南城,万灶兵拥双霓旌。 -- 出自元·王逢·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
- 依依汴*杨柳,甚一朝、光彩动旗旌。 -- 出自元·王恽·木兰花慢 奉送节使贤侯分帅谯军,兼简仲季
- 县古汤泉迷旧垒,台高望海控新旌。 -- 出自明·孙承宗·春怀六首
- 使橐尽堪传尺素,双函同慰一摇旌。 -- 出自宋·宋庠·陈勤之兄弟同登秀科俱宰江东大邑
- 几夕烧熏歇被绫,东南使部望前旌。 -- 出自宋·宋庠·送苗郎中出漕江西
- 明日边烽高百尺,同时御府出三旌。 -- 出自宋·石介·寄赵庶明推官
- 从兹预拟风尘息,尽是仁威下旆旌。 -- 出自宋·陶弼·寄沅州新守谢麟
- 已见世诚宵斫柱,又闻阿铣晓扬旌。 -- 出自宋·项安世·纪山寺观梁宣明二帝陵
- 谋国定知有长算,胡雏不树向南旌。 -- 出自宋·释道璨·贺恕斋除兵部侍郎
- 也欲摩挲病来眼,春风暖处望前旌。 -- 出自宋·释道璨·和云壑
-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 出自宋·林景熙·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 出自明·王守仁·登阅江楼
- 摐摐名木列千兵,风雨斜来卷旆旌。 -- 出自宋·崔鶠·绩溪道中三首
- 不无醉尉呵夜行,孰识朱门抗旄旌。 -- 出自宋·方回·韩蕲王源上骑驴图为王孙叶叶赋
- 九重丹诏锡恩荣,嫋嫋秋风卷旆旌。 -- 出自宋·傅察·送杜寺口号
- 三真驾鹤朝上清,金童前导双霓旌。 -- 出自宋·黎道华·金石台遥碧堂
- 青衫舞蹈忽屏营,采云揭帐森麾旌。 -- 出自宋·刘镗·观傩
- 一轩一轾不得宁,倚坐儿攻摇心旌。 -- 出自宋·陆文圭·腊月二十九日作
- 帝赐琳宫散吏名,寄声黄合谢弓旌。 -- 出自宋·释善珍·贺赵礼部得祠二首
- 常对图书堆四壁,却思裘褐胜双旌。 -- 出自宋·苏颂·次韵柳郎中二咏
- 湖山不到每驰情,与客逢迎暂驻旌。 -- 出自宋·苏颂·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 花药栏干小雨晴,差差燕子拂帘旌。 -- 出自宋·王仲修·宫词
- 绕寺溪光照金络,夹堤柳色混青旌。 -- 出自宋·吴中复·续和签判太博游海云
- 每羡渝南二千石,频来幽境驻只旌。 -- 出自宋·鲜于师中·题滴水岩
- 野亭花径缘君埽,枭枭秋声动旆旌。 -- 出自宋·谢伋·药寮候洪景伯
- 狗苟蝇营笑俗情,机心降尽倒风旌。 -- 出自宋·许应龙·潘上舍父挽诗
- 夹道老人迎五马,啭枝黄鸟避双旌。 -- 出自宋·喻良能·陪曹使君牧马寺劝农
- 初讶玉妃游月地,但无他仗引霓旌。 -- 出自宋·张栋·次太守郑安恭探梅过西湖韵二首
- 共上篮舆寻胜事,独先冠盖愧双旌。 -- 出自宋·郑安恭·探梅过西湖
- 有耳不闻鼙与钲,有目不识旗与旌,圣功浩荡不可名。 -- 出自宋·郑侠·谢太守惠酒
- 西风萧萧鸿雁鸣,行子悠悠随旆旌。 -- 出自元·陈基·送侄让还吴
- 天昏苦雾埋营垒,日落阴风卷旆旌。 -- 出自元·丁鹤年·过安庆追悼余文贞公
- 不信受降终隔虏,可能绥德更移旌。 -- 出自明·董应举·送王户部督饷延绥(延绥旧在绥德,控制河套
- 曾闻汉朝进扶拔,唐时方贡来东旌。 -- 出自明·归有光·题异兽图
- 况复威名甘与肃,部落不问知旗旌。 -- 出自明·江以达·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
- 王气浮天随宝纛,虹光拂地护龙旌。 -- 出自明·梁潜·三月十七日送驾出德胜门
- 竹宫幽邃寂无声,风静空悬五色旌。 -- 出自明·陆容·南郊杂韵(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