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1个字的诗句
旌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旌旗鬣鬣汉将军,闲出巡边帝命新。 -- 出自唐·杜荀鹤·塞上
-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 出自唐·权德舆·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 旌旆临危堞,金丝发丽谯。 -- 出自唐·陆龟蒙·送宣武从事越中按狱
-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 出自唐·杜审言·送崔融
-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 出自唐·张祜·马嵬坡
- 旌盖俨仙仪。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秘文镂玉
- 旌旗居外拥千重。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寿原初掩
- 旌旆辞双阙,风沙上五原。 -- 出自宋·无名氏·送薛大夫和蕃
- 旌旛上下,葆羽葳蕤。 -- 出自宋·无名氏·虞主歌
- 旌旗漠漠帷宫晓,星斗依依彩仗寒。 -- 出自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
- 旌旗驱驿路,鼓角出郊垧。 -- 出自宋·王禹偁·送寇谏议赴青州
- 旌旆虽假适,江山是胜游。 -- 出自宋·王禹偁·赠采访使合门穆舍人
- 旌节骛三秦。 -- 出自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 旌旂向江步,笳鼓入边声。 -- 出自宋·宋祁·寄泾北都运待制施正臣
- 旌门临古堞。 -- 出自南北·薛道衡·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
- 旌旆屡徂迁。 -- 出自魏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 旌旗倒北风,霜霰逐南鸿。 -- 出自唐·马戴·塞下曲二首
-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 出自唐·杨巨源·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 旌旆仍将过乡路,轩车争看出都门。 -- 出自唐·杨巨源·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 旌旗回剡岭,士马濯耶溪。 -- 出自唐·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
- 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 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 出自唐·张说·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
-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 出自清·顾炎武·秋山
-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 -- 出自宋·陈与义·题向伯共过峡图二首
- 旌旗拂日蔽天。 -- 出自魏晋·曹丕·董逃行
- 旌心徒自悬。 -- 出自南北·江淹·秋至怀归诗
- 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 出自宋·寇准·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
- 旌旆悠悠出陕时,白头人送倍依依。 -- 出自宋·魏野·送薛端公赴右蜀均输兼呈司理刘大著二首
- 旌旗如火马如风,十二峰前去少同。 -- 出自宋·魏野·送武屯田赴峡路均输兼简臧殿院
- 旌旗蔽满寒空。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玉带猩袍
- 旌旗侧畔宫墙转,戈戟丛中式库回。 -- 出自宋·刘过·同郭殿帅游凤山寺探桃李
- 旌节随边草,关山见戍楼。 -- 出自唐·耿湋·奉送崔侍御和蕃
-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 出自唐·耿湋·上将行(一作上裴行军中丞)
- 旌麾颇牧用,帷幄良平臻。 -- 出自唐·朱长文·次韵送毛正仲太博赴召
- 旌旗来有庆,衿佩寂无喧。 -- 出自唐·朱长文·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宷释奠于先圣既而升
- 旌纛俨成列,钟鼓振前后。 -- 出自宋·韩维·奉寄汝守仲仪舅
- 旌旗怆独往,山水记同游。 -- 出自宋·韩维·送三哥守蜀
- 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 出自唐·姚合·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
- 旌旗卷尽西山雨。 -- 出自元·刘秉忠·踏莎行·碧水东流
- 旌旗蔽白日精。 -- 出自魏晋·曹叡·清调歌
-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 出自宋·并叙·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 出自明·吴兆·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
- 旌骖临蜀道,宾客散秦淮。 -- 出自明·吴兆·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
- 旌容骑沓,扬光纷委。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 旌旗无光,兵民凄哽。 -- 出自隋·佚名·太尉镇洮军节度使同知枢密院事种公
- 旌门起长乐,帐殿出新丰。 -- 出自唐·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 旌廉优召节,丐佚得临漳。 -- 出自宋·徐元杰·挽辛宪若五首
- 旌旗鸣雁塞,刁斗乱鹅池。 -- 出自宋·刘克庄·牛田铺大雪
-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 出自唐·赵嘏·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 旌旗杳杳雁萧萧,春尽穷沙雪未消。 -- 出自唐·赵嘏·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