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在第1个字的诗句
方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 出自唐·钱起·巨鱼纵大壑
-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见稀。 -- 出自唐·司空曙·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
-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 出自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 出自唐·李端·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
- 方叔歌猷元老,复见少年黄琬,前後拜丹墀。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谷旦垂弧矢
- 方庆千秋开宝运,又今六日生名世。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才入新年
- 方外客,人间少。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雨过东郊
- 方宝辂、羽卫星陈。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方将缀缉声诗。 -- 出自宋·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 出自宋·无名氏·挂金索·一更里
- 方瑞雪乍晴时,爱日初添线。 -- 出自宋·无名氏·黄莺儿·香梢匀蕊先回暖
- 方知此景非人世,岩谷幽深少客来。 -- 出自宋·无名氏·题桃源
- 方表男儿有志。 -- 出自宋·无名氏·**香
- 方今永永太平。 -- 出自宋·无名氏·安平乐/安平乐慢
- 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 -- 出自宋·无名氏·秋风生桂枝
-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 出自宋·无名氏·涵碧堂
- 方床六尺偃清昼,惭无玉枕名通中。 -- 出自宋·梅尧臣·问答
- 方为大尹虽少闲,得之究玩如毂炙。 -- 出自宋·梅尧臣·泾尉徐绛於其廨得鲁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 出自宋·梅尧臣·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
- 方惊白浪高,又以寒潮落。 -- 出自宋·梅尧臣·旌义港阻风
- 方栖头与人司吉凶。 -- 出自宋·梅尧臣·送苏公佐屯田知单州
- 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晏相公
- 方得靡不羡,既处焉所施。 -- 出自宋·梅尧臣·侄宰与外甥蔡駰下第东归
- 方看梅柳春,共别川河上。 -- 出自宋·梅尧臣·发陶庄却寄刁经臣裴如晦
- 方为郡邑吏,日与故人违。 -- 出自宋·梅尧臣·涂中遇雪寄希深
-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 出自宋·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 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 出自宋·梅尧臣·夜酌赵侯家闻合流曹光道诣府遂访之一夕纵谈
-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 出自宋·梅尧臣·答中道小疾见寄
-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 出自宋·梅尧臣·寄衡山福严长老
- 方哭且笑时,曾莫有以群。 -- 出自宋·梅尧臣·哭笑鸟
- 方闻落君手,与我曾未别。 -- 出自宋·梅尧臣·送韩六玉汝宰钱塘
- 方为剖符守,又近烂柯山。 -- 出自宋·梅尧臣·送张景纯知邵武军
- 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 -- 出自宋·梅尧臣·题老人泉寄苏明允
- 方将事请见,疮足痛若{左足右非}。 -- 出自宋·梅尧臣·吴长文紫微见过
-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
-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秋虫
- 方来笑语同,又是关河隔。 -- 出自宋·梅尧臣·裴如晦赴河阳幕
- 方丈东头一亩余,中轩四面无窗牖。 -- 出自宋·梅尧臣·乾明院碧鲜亭
- 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 出自宋·梅尧臣·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三二室道
- 方向陶渊明,苦语近田舍。 -- 出自宋·梅尧臣·晚坐北轩望昭亭山
- 方闻病下利,曾不药物止。 -- 出自宋·梅尧臣·闻曼叔腹疾走笔为戏
- 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 出自宋·梅尧臣·县署丛竹
- 方兹步庭户,浩然怀友生。 -- 出自宋·梅尧臣·夜直广文有感寄曾子固
-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 出自唐·杨炯·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 方期夜直金銮坡,谁知共理淮阳郡。 -- 出自宋·王禹偁·酬赠田舍人
- 方号騤騤龙,已困狺狺{左犭右足}。 -- 出自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 方知安侯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 -- 出自宋·王禹偁·酬安秘丞歌诗集
- 方知中国有圣人,塞垣自尔除妖氛。 -- 出自宋·王禹偁·战城南
- 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 -- 出自宋·邵雍·观棋大吟
- 方将忧已到未到,何暇责人知不知。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