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在第7个字的诗句
掌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两岸行人争抵掌,谁家舟上载篮舆。 -- 出自元·姚燧·浣溪沙 舟中纪事
- 一一劈分舒阔掌,团团卷掷碎霜梨。 -- 出自明·徐渭·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
- 软红十里平如掌,马蹄踏沙轻不响。 -- 出自明·杨基·球场曲
- 灵关在眼平于掌,岁岁蒲桃首在春。 -- 出自明·杨慎·春兴(六首)
- 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 出自唐·苏颋·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 锦江增古翠,仙掌减元精。 -- 出自唐·齐己·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准大师诗序有寄
- 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 -- 出自唐·齐己·移居西湖作二首
- 晴露红霞长满掌,只应栖托是神仙。 -- 出自唐·齐己·仙掌
-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清。 -- 出自唐·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
-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 出自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
-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 出自唐·吴融·东归望华山
-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万里驰。 -- 出自宋·郑獬·勉学者
- 忽来烟际逢仙掌,更觉天边慰客颜。 -- 出自宋·强至·马上见华山
- 晴江对酒平如掌,晚树开帘细作围。 -- 出自宋·强至·题钱安道节推环秀亭
- 且看小斋菊,抵掌共凭阑。 -- 出自宋·韩淲·水调歌头·嘉节已吹帽
- 藏冰朌冰凌人掌,出火内火烜氏司。 -- 出自宋·吴泳·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 叩舷过龙室,抵掌惊水官。 -- 出自宋·李廌·同德麟诸公观秋风阁自赋诗台乘月泛江
- 支离别周甸,指掌观禹绩。 -- 出自宋·李廌·太华
- 谁知庆吊在反掌,到底死生难问天。 -- 出自宋·郑刚中·悼六兄宗鲁
- 高怀洗尘累,抵掌论老庄。 -- 出自宋·邓肃·游东山
- 李白起观仙人掌,卢仝欣睹谏议面。 -- 出自宋·邓肃·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
- 妙定休咎指诸掌,会心不出眉宇间。 -- 出自宋·曹勋·人伦僧求字
- 何当登此轩,抵掌共披写。 -- 出自宋·吴芾·寄题鲍昌朝足轩
- 自锄花径平如掌,要便荆榛一扫空。 -- 出自宋·仲并·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 疾邪愤世时抵掌,怅往悲今忽嚬蹙。 -- 出自宋·李流谦·别临邛知县李允成
- 漠北烽烟空抵掌,水南松竹每经心。 -- 出自宋·李流谦·重阳偶成
- 撑舟来前仅如掌,溯波却下几百尺。 -- 出自宋·赵蕃·主山湖围二渡
- 悟即如同观返掌,出世何难。 -- 出自宋·宋先生·浪淘沙·师指炼金丹
- 不知天何意,反掌异存亡。 -- 出自宋·叶适·怀远堂
- 水心可怜地如掌,读罢君诗一惆怅。 -- 出自宋·叶适·伟叔蔡兄来永嘉屡辱投赠於其归也辄奉俚歌为
- 握手道旧故,抵掌论人才。 -- 出自宋·魏了翁·水调歌头·千古峨眉月
- 分明大路平如掌,朝发昆仑夕至崦。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韵李参政和薛秘书诗见寄
- 举头大道平如掌。 -- 出自宋·魏了翁·余既赋诗坐客请以唐人家花车斜韵面赋醉中作
- 蹙頞谈世事,抵掌嗤俗儒。 -- 出自宋·程公许·送安少愚下第东归
- 禹贡山川如指掌,漆园之解无郭象。 -- 出自宋·程公许·寿悦斋李先生
- 吁嗟身世狭於掌,北望神京双泪潸。 -- 出自宋·王柏·拍手行
-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 出自宋·李曾伯·水调歌头·风卷江湖浪
- 春江一碧平於掌,好趣牙樯待赐环。 -- 出自宋·李曾伯·寿遂宁李漕
- 堆案文书虽鞅掌,簪瓶金玉且奢华。 -- 出自宋·赵孟坚·题水仙
- 俄惊片云变反掌,宇宙未剖犹鸿蒙。 -- 出自宋·卫宗武·用韵再作
- 紫薇天,丹禁地,掌丝纶。 -- 出自宋·王义山·水调歌头·沆瀣金茎露
- 天庭走马平如掌,胡为此地劳其形。 -- 出自宋·胡仲弓·过大官岭
- 笑人愧邓禹,抵掌随臧宫。 -- 出自宋·胡仲弓·后村来书有此心如珠有物蒙之之语芸居有诗再
- 王生感慨重抵掌,惊起一片湖中鸥。 -- 出自宋·王奕·登秦邮文游亭天壁亭长歌
- 千古独醒魂,抚掌汨罗水。 -- 出自宋·柴元彪·和周凤隐止酒韵
- 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 -- 出自宋·董嗣杲·玉泉
- 禹地悉归龙虎掌,尧夫更展鹍鹏翼。 -- 出自宋·华岳·满江红·庙社如今
-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 出自唐·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 铜盘贮珠露,仙掌抗金茎。 -- 出自唐·徐敞·赋得金茎露
- 绛帐先生应抚掌,南箕北斗只虚名。 -- 出自宋·王炎·次韵答熊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