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8个字的诗句
承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拭目仰盛德,洗心承妙言。 -- 出自宋·黄庭坚·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
- 欲割以寿公,使之承化光。 -- 出自宋·黄庭坚·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
-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 -- 出自宋·黄庭坚·显圣寺庭枸杞
- 南极一星淮上老,承家令子气横秋。 -- 出自宋·黄庭坚·再和寄蓝六
- 先人所遗,子孙是承。 -- 出自宋·苏辙·堂成
-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 出自唐·崔颢·赠怀一上人
- 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 -- 出自宋·朱敦儒·南乡子·宫样细腰身
- 有时池上遮残日,承得霜林几个蝉。 -- 出自唐·司空图·扇
- 景行虽不忘,讵敢承嘉贶。 -- 出自宋·司马光·酬吴促庶龙图终南山
- 忽聆吉甫什,穆如承话言。 -- 出自宋·司马光·和始平公见寄八韵
-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 出自宋·司马光·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竹轩
-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 出自宋·司马光·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 上讲每教倾国听,承恩偏得内官饶。 -- 出自唐·韦庄·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
- 我军免胄乞死所,承制面缚交涕[氵夷]。 -- 出自宋·苏舜钦·庆州败
- 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 -- 出自唐·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
- 联镳长安道,接武承明宫。 -- 出自唐·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
- 清秋寿原上,诏拜承吉卜。 -- 出自唐·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
- 秋倚抱风桂,晓烹承露葵。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
-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 出自唐·刘希夷·嵩岳闻笙
- 能清谢脁思,暂下承明庐。 -- 出自唐·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 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 出自宋·梅尧臣·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 愿作花工儿,长年承素颈。 -- 出自宋·梅尧臣·拟玉台体七首其七领边绣
-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 出自宋·梅尧臣·濠梁感怀
- 谪宦那堪叹弊帷,承明寓直收年骑。 -- 出自宋·王禹偁·弊帷诗
- 少师杨柳无遗迹,承旨歌谣有旧风。 -- 出自宋·晁补之·招缙云寺关彦远教授曾彦和集平山堂次关韵
- 跌岩琴书谁我辈,承平钟鼓自僧家。 -- 出自宋·陈著·兄弟醵饮访雪航次弟观韵地
- 护符清出黄冠品,承命有加紫诏泥。 -- 出自宋·陈著·卢竹溪得处士号邑尹有诗卢以其唱及其自和来
- 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 -- 出自宋·张耒·送梅子明通判余杭
- 徒言青琐闼,不爱承明庐。 -- 出自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 -- 出自唐·李颀·送王道士还山
- 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 出自宋·陈与义·登海山楼
- 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 出自唐·曹邺·徒相逢
-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 出自魏晋·繁钦·定情诗
-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 出自魏晋·潘岳·悼亡诗
- 余亦好古者,诗礼承馀芳。 -- 出自宋·寇准·述怀
-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 出自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 出自唐·鲍溶·塞上行
- 台臣祇肃薦华芗,承贺凝贞拜露章。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获金龙送还茅山
- 芳梅如我期,朱萼承素华。 -- 出自宋·韩维·同景仁况之诸君游南再饮梅花下
- 惟有神翁苗裔,能承当,身中自是周圆。 -- 出自元·马钰·满庭芳 赠徐道渊
- 百年嗣程邵,千载承邹鲁。 -- 出自宋·陈普·朱文公
- 大阐无为三教盛,承平方说四夷宽。 -- 出自宋·宋太宗·赐陈抟
- 避风皇后身倾靡,承露仙人手覆悬。 -- 出自宋·曾丰·垂丝海棠
- 有硕其牲,有俎斯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神其下来,云车是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洋洋在上,休福是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万世永赖,无对其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 风马云车,恍若有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
- 永炽天统,亿载灵承。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