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在第3个字的诗句
承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轩辕承化日,群凤戏池台。 -- 出自唐·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 百六承尧绪,艰难土运昌。 -- 出自唐·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 出自唐·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 无儿承后嗣,有女托何人。 -- 出自唐·杜荀鹤·哭友人
-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
-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 出自唐·权德舆·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 出自唐·权德舆·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
- 冷荷承露菂,疏菊卧烟茎。 -- 出自唐·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 -- 出自唐·陆龟蒙·秋荷
- 攒木承危柱,疏萝挂朽椽。 -- 出自唐·刘希夷·谒汉世祖庙
-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 -- 出自唐·钱起·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
- 雁亲承露掌,砧隔曝衣楼。 -- 出自唐·司空曙·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
- 八龙承庆重,三虎递朝归。 -- 出自唐·李端·奉赠苗员外
- 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 出自唐·张祜·退宫人二首
- 眼底承家人物在,楚楚珪璋兰玉。 -- 出自宋·无名氏·念奴娇·绿云霁雨
- 真人承体应图箓,庆祚启无疆。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受遗仍几
- 业业承垂鸿。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圣真下武
- 六龙承驭。 -- 出自宋·无名氏·奉礼歌
- 泰平承多祐。 -- 出自宋·无名氏·奉礼歌
- 更自承师勤问道,门外不妨立雪。 -- 出自宋·无名氏·百字谣/念奴娇
- 长愿承颜,千秋万岁,明月清风。 -- 出自宋·无名氏·行香子慢
- 千夫承糟万夫甕,有酒如海糟如山。 -- 出自宋·无名氏·题太和楼壁
- 皇统承尧运,朱旗启汉家。 -- 出自宋·无名氏·斩蛇
- 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 湛露承天渥,流霞落羽觞。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 出自宋·梅尧臣·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 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 -- 出自宋·梅尧臣·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
- 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 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 出自唐·杨炯·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 若是承明容再入,未曾荒之旧文章。 -- 出自宋·王禹偁·幕次闲吟
- 三入承明庐,古人期并驰。 -- 出自宋·王禹偁·北楼感事
-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长。 -- 出自宋·王禹偁·书怀送田二舍人自吏部郎中出典泰州
-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 -- 出自宋·王禹偁·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
- 正向承明恋直庐,年来华发已侵梳。 -- 出自宋·王禹偁·阁下咏怀
- 再入承明旧直庐,腰间仍得佩金鱼。 -- 出自宋·王禹偁·贺范舍人再入西掖
- 三入承明已过分,有何词笔敌长杨。 -- 出自宋·王禹偁·酬高邮知军蒋殿丞见寄
-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惭踪迹久妨贤。 -- 出自宋·王禹偁·书怀简孙何丁谓
-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 -- 出自宋·邵雍·观棋大吟
- 一事承晓露看花,一事迎晚风观柳。 -- 出自宋·邵雍·林下局事吟
- 玉壶承夜急。 -- 出自南北·萧衍·七夕诗
- 缓客承别酒。 -- 出自南北·萧衍·答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
- 娇香承意发。 -- 出自南北·萧衍·团扇歌
- 落花承步履。 -- 出自南北·徐陵·春日诗
- 架岭承金阙。 -- 出自南北·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诗
- 翠盖承轻雾。 -- 出自隋·江总·长安道
- 云绕承明庐。 -- 出自隋·江总·赋得谒帝承明庐诗
-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 出自唐·朱庆馀·早梅
- 铜斗承糟醉张口,口和渔阳拍铜斗。 -- 出自宋·晁补之·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 出自宋·陈师道·寄徐吉父学士
- 非才承乏尹瑶京,何幸亲逢造化成。 -- 出自宋·陈著·代京尹吴山云益雪应贺庙堂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