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第7个字的诗句
手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昨夜知音才握手,笛里飘零曾诉。 -- 出自清·陈维崧·赠成容若
- 自擘轻红香满手。 -- 出自宋·李纲·减字木兰花·华清赐浴
- 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 -- 出自唐·宋之问·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 出自唐·杜荀鹤·江岸秋思
- 今日逢君惜分手,一枝何校一年迟。 -- 出自唐·杜荀鹤·酬张员外见寄
- 长筵映玉俎,素手弹秦筝。 -- 出自唐·权德舆·古意
- 何时介圭觐,携手咏康哉。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 出自唐·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 缘君多古思,携手上空城。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秋晚见题二首
- 群儿被坚利,索手安冯河。 -- 出自唐·陆龟蒙·杂讽九首
- 焚香礼真像,盥手披灵编。 -- 出自唐·陆龟蒙·引泉诗
-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 出自唐·刘希夷·代闺人春日
- 抚躬衔道义,携手恋辉光。 -- 出自唐·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
-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 出自唐·杜审言·送高郎中北使
-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 出自唐·钱起·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 嵇向林庐接,携手行将归。 -- 出自唐·钱起·客舍赠郑贲
-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 -- 出自唐·钱起·陇右送韦三还京
- 言归汉阳路,拜手蓬莱宫。 -- 出自唐·钱起·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 出自唐·李端·听筝
-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 出自唐·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 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 -- 出自唐·李端·瘦马行
- 直上烟霞空举手,回经丘垄自伤心。 -- 出自唐·李端·送马尊师(一作送侯道士)
- 身佩铜章墨绶,手捧霞觞玉液,献寿太夫人。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泽国嫩寒月
- 拚沉醉,人间拍手,一笑有东风。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碧落横秋
- 暂尔勾稽淹大手,声名已彻枫宸。 -- 出自宋·无名氏·临江仙·结夏駸寻逾六日
- 玉瓯内,仗仙童手巧,烹出金花。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绝品龙团
- 嫩白轻红才入手,盈盈。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醉拈一枝春
- 锦天绣地,薰香手祷,福禄如川。 -- 出自宋·无名氏·朝中措·郎星初度一旬前
- 且喜一年年入手。 -- 出自宋·无名氏·木兰花/玉楼春
- 绿窗借得先春手,黄蜡吹成耐冻花。 -- 出自宋·无名氏·瑞鹧鸪
- 好展少年攀桂手,同作蟾宫□客。 -- 出自宋·无名氏·壶中天/念奴娇
-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 -- 出自宋·无名氏·挂金索·一更里
- 又还记、吴姬纤手。 -- 出自宋·无名氏·祝英台近·客毡寒
- 还丹术,切要经手传。 -- 出自宋·无名氏·望江南·还丹术
- 酒满金杯花在手。 -- 出自宋·无名氏·调笑令·花酒
- 愿公归作调羹手。 -- 出自宋·无名氏·七娘子·暖律未回春时候
- 酒满金卮花在手。 -- 出自宋·无名氏·花酒令
- 琴声有成亏,画手随浅深。 -- 出自宋·无名氏·环翠堂
- 浪头拨船女,刺手终不嫌。 -- 出自宋·梅尧臣·杂诗绝句十七首
- 困居废井谁引手,岂得更望青云梯。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见寄
- 顺风吹长帆,举手但慕羡。 -- 出自宋·梅尧臣·逢曾子固
-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 出自宋·梅尧臣·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 交扇不须烦素手,淋漓谁复汗频挥。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阎中孚职方暴雨幸凉
- 间归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司马学士虑囚
- 明日未央朝,执手笑哑哑。 -- 出自宋·梅尧臣·杜挺之赠端溪圆砚
- 弯弓未发箭在手,二十五匹兵争西。 -- 出自宋·梅尧臣·观史氏画马图
- 虽然趣尚殊,握手幸相笑。 -- 出自宋·梅尧臣·偶书寄苏子美
- 此时虽喜落吾手,老大腕硬无由学。 -- 出自宋·梅尧臣·孙主簿惠上党寺壁胡霈然书墨迹一匣
- 虚腹脱两端,素手投未出。 -- 出自宋·梅尧臣·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四龙梭
- 出门重新制,纤手行自整。 -- 出自宋·梅尧臣·拟玉台体七首其七领边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