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在第10个字的诗句
恻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 出自··
- 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 -- 出自宋·苏轼·浚井
-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 出自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 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 出自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 出自唐·白居易·杜陵叟
- 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 -- 出自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 出自唐·白居易·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 六十年间几来往,依然恻怆路傍情。 -- 出自宋·陆游·舟中
- 点点滴滴雨到明,凄凄恻恻梦不成。 -- 出自宋·陆游·秋雨叹
- 凄凄重凄凄,恻恻复恻恻,我媿思旷傍,人谁子思侧? -- 出自宋·陆游·凄凄行
- 事贤要及时,感此我心恻。 -- 出自宋·陆游·送曾学士赴行在
- 知公不欺我,把玩果心恻。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约之谢惠诗
- 嗟哉此为奴,至性能恳恻。 -- 出自宋·王安石·同昌叔赋雁奴
-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 出自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 出自宋·王安石·送郑叔熊归闽
- 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 -- 出自宋·欧阳修·别圣俞
- 子在人每憎,子亡憎者恻。 -- 出自宋·杨万里·梦亡友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巳因和
- 岐路各营营,别离长恻恻。 -- 出自唐·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 -- 出自唐·元稹·张旧蚊帱
- 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 -- 出自清·仓央嘉措·情诗其二十五
- 驰车一登眺,感慨中自恻。 -- 出自唐·韦应物·经函谷关
- 梁城多古意,携手共凄恻。 -- 出自唐·高适·酬庞十兵曹
-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 -- 出自唐·高适·三君咏·郭代公(元振)
- 剥封览情素,既喜复凄恻。 -- 出自宋·戴复古·答妇词
- 术学颇思讲,人事多可恻。 -- 出自宋·曾巩·寄王介卿
- 感今情轸郁,怀古心怆恻。 -- 出自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
- 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 -- 出自明·刘基·杂诗(三十三首)
- 霜风吹林木,岁暮徒怆恻。 -- 出自明·刘基·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二首)
-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 出自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 -- 出自宋·梅尧臣·送韩子华十月拜扫
- 而况危乱世,离别重凄恻。 -- 出自宋·陈著·深自妇氏归侍
-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恻。 -- 出自宋·陈著·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 -- 出自宋·陈著·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 有客过我庐,问我何悽恻。 -- 出自宋·宋祁·秋兴
- 抚物盈近叹,驱騑拥遥恻。 -- 出自宋·宋祁·远行
- 微风韵其上,落耳寒恻恻。 -- 出自宋·韩维·同曼叔游高阳山
- 王官亦人耳,闻此宜隐恻。 -- 出自宋·苏泂·鲁墟行
- 性善之言一动心,至诚恻怛出天真。 -- 出自宋·陈普·孟子·文公三年之丧
- 款曲遍谘诹,交游半凄恻。 -- 出自宋·曾丰·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 别去重来看,犹使中情恻。 -- 出自宋·蔡襄·移居转运宇别小栏花木
- 未达毛摧落,离群心惨恻。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作诗遣哀情,诗成转凄恻。 -- 出自宋·黄公度·挽吴君与大夫
- 三春闻竹枝,万里共悽恻。 -- 出自宋·张元干·陪李仲辅昆仲宿惠山寺
- 苟图容一身,万事良可恻。 -- 出自唐·卢仝·感古四首
- 玉簟寒凄凄,延想心恻恻。 -- 出自唐·卢仝·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
- 神听久寂寞,民意转凄恻。 -- 出自宋·强至·苦雨
- 定知天屡阴,为尔动凄恻。 -- 出自宋·陈造·苦旱六首
- 非复向轩豁,但有新凄恻。 -- 出自宋·陈造·招朱法曹赵宰赵予野饮
- 寒阄韵咽草木黄,金风恻恻奏清商。 -- 出自宋·洪皓·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