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在第6个字的诗句
恒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 -- 出自先秦·诗经·小明
-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 出自先秦·诗经·小明
-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 出自唐·韩愈·杏花
-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 出自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
-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 出自清·袁枚·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 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礼玄元室。 -- 出自唐·韦应物·骊山行
- 不叹携手稀,恒思著鞭速。 -- 出自唐·高适·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
-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 出自唐·贾岛·北岳庙
-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 出自唐·李隆基·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 出自唐·顾况·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 离魂似征帆,恒往帝乡飞。 -- 出自唐·张说·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
- 慾界共知深,恒河岂荡涤。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如来秘法谕恒沙,须是铅开汞上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方寸无诸恶,恒将利益持。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返覆因兴念,恒持入远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清静人安乐,恒持要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只在花深处,恒来亦费寻。 -- 出自明·吴兆·过吴太常山居
- 恭承共理诏,恒惧坠诸地。 -- 出自唐·畅当·自平阳馆赴郡
- 是我有钱日,恒为汝贷将。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眷兹古人器,恒以今四丝。 -- 出自元·杨维桢·焦尾辞
- 廛居厌纷扰,恒思宿阴岑。 -- 出自明·林鸿·同周秀才玄与东白明远二上人期宿芝山不至
- 云连所上居恒属,日更时中望不斜。 -- 出自唐·苏颋·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 旧史饶迁谪,恒情厌苦辛。 -- 出自唐·苏颋·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 出自唐·万楚·骢马
-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 出自唐·武三思·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
- 侍臣咸醉止,恒惭恩遇崇。 -- 出自唐·薛曜·正夜侍宴应诏(英华作正月望夜上阳宫侍
- 长风一扫荡,恒若冰鉴炯。 -- 出自明·王景·古诗(三首)
- 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 -- 出自宋·王迈·挽平昌戴丞二首
- 登山有屐身恒健,挂壁无弦趣更真。 -- 出自宋·仇远·书与士瞻上人十首
- 圣代承尧历,恒将闰正时。 -- 出自唐·乐伸·闰月定四时
- 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 出自唐·道恭·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
-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 出自唐·吴筠·胡无人行
- 忆当九夏初,恒御君王手。 -- 出自宋·李兼·秋扇行
- 茅屋雰无人,恒有云气封。 -- 出自元·王蒙·天竺日章法师得旨还山画泉石闲斋图赠行并题
- 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 -- 出自宋·陈傅良·和张孟阜寻梅韵
- 能为万象主,恒于四时行。 -- 出自·马一浮·得啬庵见和人日诗再答一首
- 咸取男下女,恒言妇事夫。 -- 出自宋·方回·大衍易吟四十首
-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 出自宋·林之奇·泗州画赞
- 曾将大手挽恒河,引得龙来地起波。 -- 出自宋·杨简·赠野牛
- 善无一得过恒有,力尽千般志尚弘。 -- 出自宋·詹初·感叹
- 樵苏清淡亦恒事,倚壁呻吟如可怍。 -- 出自明·程嘉燧·周敏仲同客过拂水庄阻风山厨萧寂戏作
-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 出自明·高叔嗣·被言后作
- 风尘虽异路,恒愿同悲欢。 -- 出自明·胡翰·拟古(九首)
- 菴罗列宝树,恒河泛金沙。 -- 出自明·皇甫濂·持诵维摩诘品作妙伽它赞四首
- 长啸丰林下,恒思起步兵。 -- 出自明·刘珏·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 代郡高谁辟,恒山郁自盘。 -- 出自明·马汝骥·北岳二十韵
- 医闾作镇连恒岳,太行苍苍尽幽朔。 -- 出自明·欧大任·燕京篇
- 西天西去指恒沙,东海东头枣似瓜。 -- 出自明·屠隆·恭送昙阳大师六首
- 昔运遘屯厄,恒纪变参商。 -- 出自明·许宗鲁·渡白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