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5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蔬畦野草径,月夕清风晨。 -- 出自宋·陈著·用前人示诸儿韵
- 未忘或名径,□□荆棘茨。 -- 出自宋·陈著·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谢韵
- 买船穿僻径,坟古最幽深。 -- 出自宋·俞桂·裴坟
- 樵隐同一径,竹树薄西斋。 -- 出自唐·顾况·酬信州刘侍郎兄
- 为薙求羊径,时容一往寻。 -- 出自宋·宋祁·呈胡希元进士二首
- 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 -- 出自宋·宋祁·集江渎池亭
- 下有采微径,上有知时禽。 -- 出自宋·张耒·即事二首
-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 出自宋·张耒·潘鲠奉议挽词
-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 出自唐·许浑·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 草色分松径,泉声咽稻畦。 -- 出自唐·许浑·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 -- 出自唐·许浑·下第归蒲城墅居
-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 出自唐·许浑·看雪
- 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 出自唐·元结·石宫四咏
- 松竹阴幽径,清源涌坐隅。 -- 出自唐·元结·游潓泉示泉上学者
- 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 出自唐·元结·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 出自唐·李益·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
-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 出自唐·张乔·游歙州兴唐寺
- 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 -- 出自唐·皇甫冉·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 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 -- 出自唐·薛逢·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
-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 出自唐·裴迪·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 出自唐·张说·答李伯鱼桐竹
-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 出自宋·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 良田半蹊径,始信直行难。 -- 出自宋·王令·野外
- 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 出自南北·何逊·与苏九德别
- 还入平原径。 -- 出自南北·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 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 -- 出自隋·王申礼·赋得岩穴无结构
- 上月芝兰径,中岩紫翠房。 -- 出自唐·王绩·游仙四首
-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 出自唐·王绩·田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 乱流深竹径,分绕小花汀。 -- 出自唐·雍陶·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斋招赏十二韵
- 无人寻蕙径,落日满江湄。 -- 出自宋·寇准·草
- 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 出自宋·寇准·巴东书事
-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 出自宋·寇准·题巴东寺
- 阴连桃李径,润接凤凰池。 -- 出自宋·钱惟演·枢密王左丞宅新菊
- 狐兔迷莎径,乌鸢噪陇云。 -- 出自宋·魏野·过古战场
- 晓雾迷山径,秋霖破驿程。 -- 出自宋·魏野·送王辟太博赴阙呈刘正言
- 翠深穿小径,红湿动迷花。 -- 出自宋·韩元吉·易安斋
- 记踏花芳径,乱红不损,步苔幽砌,嫩绿无痕。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洛浦凌波
- 袭桂行香径,朱栏稍转西。 -- 出自宋·刘过·吴尉东阁西亭
- 风雨齐,芳径草心频绿。 -- 出自宋·张孝祥·拾翠羽·春入园林
- 从教护香径小,似东山、还似东篱。 -- 出自宋·张炎·声声慢·寒花清事
- 回首三三径,松竹成阴。 -- 出自宋·张炎·甘州/八声甘州
- 万尘自远,径松存、仿佛斜川深意。 -- 出自宋·张炎·壶中天/念奴娇
- 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 出自宋·张炎·忆旧游·记凝妆倚扇
- 暗水流花径,正无风院落,银烛迟销。 -- 出自宋·张炎·忆旧游·记琼筵卜夜
- 归何晚,问径松不语,只有花知。 -- 出自宋·张炎·新雁过妆楼·风雨不来
- 不语看芳径,悲春懒独行。 -- 出自唐·耿湋·华州客舍奉和崔端公春城晓望
- 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 -- 出自唐·耿湋·诣顺公问道
- 惭非蒋生径,不敢望求羊。 -- 出自唐·耿湋·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 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 -- 出自唐·耿湋·仙山行
- 积雨封苔径,多年亚石松。 -- 出自唐·包佶·双山过信公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