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在第2个字的诗句
径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烟径水涯多好鸟,竹床蒲椅但高僧。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
- 松径隈云到静堂,杏花临涧水流香。 -- 出自唐·陆龟蒙·王先辈草堂
- 三径风霜利若刀,襜褕吹断罥蓬蒿。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 一径有余远,一窗有余明。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
-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 出自唐·陆龟蒙·吴宫怀古
- 封径古苔侵石鹿,城中谁解访山僧。 -- 出自唐·陆龟蒙·和袭美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 出自唐·钱起·山园栖隐
- 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 -- 出自唐·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
- 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 -- 出自唐·钱起·和人秋归终南山别业
- 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 -- 出自唐·钱起·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 扫径兰芽出,添池山影深。 -- 出自唐·钱起·春谷幽居
- 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 -- 出自唐·钱起·酬长孙绎蓝溪寄杏
- 绝径人稀到,芳荪我独寻。 -- 出自唐·钱起·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 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 -- 出自唐·钱起·题崔逸人山亭
-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 -- 出自唐·司空曙·竹里径
-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 -- 出自唐·张祜·题南陵隐静寺
- 小径上山山甚小,每怜僧院笑僧禅。 -- 出自唐·张祜·赠处士
- 竹径深开院,松门远对山。 -- 出自唐·张祜·题重居寺
-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 -- 出自唐·张祜·洞庭南馆
- 三径当松竹,五亩足烟霞。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三径当松竹
- 花径争穿,珠帘屡认。 -- 出自宋·无名氏·踏莎行·花径争穿
- 曲径多岐,旁门小法,误了人多少。 -- 出自宋·无名氏·永遇乐·个个修行
- 同径多歧,旁门小法,误了人多少。 -- 出自宋·无名氏·永遇乐·个个修行
-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 出自宋·无名氏·题焚经台
-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 一径穿筱深,蔽日复潇洒。 -- 出自宋·梅尧臣·寄题滁州丰乐亭
- 月径千里大,中有神娥宫。 -- 出自宋·梅尧臣·杨公蕴之华亭宰
- 昏径枭鸟鸣,独行毛发聚。 -- 出自宋·梅尧臣·夜行忆山中
- 莎径依然见莎叶,莲塘无复有莲花。 -- 出自宋·梅尧臣·和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君登西园亭榭怀旧书事二
- 寒径道路远,春入山川长。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 出自宋·梅尧臣·田人夜归
- 白径岭上橐驰鸣,太行山中骐骥苶。 -- 出自宋·梅尧臣·送潘司封知解州
- 古径约城斜,锄荒可过车。 -- 出自宋·梅尧臣·新开坟路
- 香径难留裛,娇心绝弄繁。 -- 出自宋·邵雍·共城十吟·其十曰春郊花落
-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 出自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九
- 花径边,笑捻春罗扇。 -- 出自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八
- 蹊径无所由。 -- 出自魏晋·王粲·从军诗
- 竹径蒙笼巧。 -- 出自南北·徐陵·山斋诗
- 狭径长无迹。 -- 出自南北·徐陵·内园逐凉
- 披径怜森沉。 -- 出自隋·江总·游摄山栖霞寺诗
-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 -- 出自唐·朱庆馀·归故园
- 三径步馀,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锺。 -- 出自宋·晁补之·一丛花·飞凫仙令气如虹
- 三径蒋生里第,再见虞君客卿。 -- 出自宋·晁补之·滨州道中四首
- 三径谁从陶靖节,重阳惟有傅延年。 -- 出自宋·朱翌·句
- 门径无行迹,秋来不遣锄。 -- 出自宋·陈师道·独坐
- 三径未成心已具,世间惟有白鸥知。 -- 出自宋·陈师道·寄泰州曾侍郎
-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 出自宋·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 小径才容足,寒花只自香。 -- 出自宋·陈师道·西湖
- 曲径小平康。 -- 出自宋·赵长卿·眼儿媚·当年策马过钱塘
- 门径不为深,溪山巧带襟。 -- 出自宋·陈著·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