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在第7个字的诗句
彻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香泽恼人情不彻。 -- 出自宋·赵长卿·谒金门·灯乍灭
- 络纬篱边吟不彻,做成秋意十分深。 -- 出自宋·俞桂·秋夜
-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余啜。 -- 出自宋·张耒·春蔬
-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 出自宋·张耒·赠江瞻道
- 冷搜骊颔重,寒彻蚌胎深。 -- 出自唐·马戴·中秋月
- 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 出自唐·杨巨源·襄阳乐
- 钟声清禁才应彻,漏报仙闱俨已开。 -- 出自唐·杨巨源·早朝
- 豪贵大堆酬曲彻,可怜辛苦一丝丝。 -- 出自唐·秦韬玉·织锦妇
-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 出自唐·李频·东渭桥晚眺
- 迢迢驿路香风彻。 -- 出自宋·韩元吉·醉落魄/一斛珠
- 风微鸟哢幽,日彻鱼影聚。 -- 出自宋·韩元吉·朱元晦清湍亭
-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 出自宋·刘辰翁·水调歌头·天地有中气
- 奏夏登列,歌雍彻肆。 -- 出自唐·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禋和
- 小闭即俱塞,大彻何不通。 -- 出自宋·包恢·和陈七峰七诗韵
- 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 出自宋·苏泂·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
- 庆闱雅燕笙歌彻,紫诏催归侍玉皇。 -- 出自宋·方岳·寿教授
- 市连风浪动,帆彻海门遥。 -- 出自唐·姚合·送丁端公赴河阴
- 今朝郭门路,初彻蔡州城。 -- 出自唐·姚合·送萧正字往蔡州贺裴相淮西平
- 尘劳不复梦,悟彻个中真。 -- 出自元·马钰·白观音 本名白鹤子 赠吴知纲
- 春花秋月何时彻。 -- 出自元·谭处端·踏莎行·才见春花
- 认灵源、炼磨明彻。 -- 出自元·谭处端·无调名 赠京兆府安王解元
- 人身难保朝昏彻。 -- 出自元·谭处端·踏莎行 赠兴平赵六士
- 体用源流务透彻,血脉文理仍流行。 -- 出自宋·陈普·劝学歌
- 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 出自宋·陈普·伯循和石堂后二首复依韵
- 物能充其量,满彻无不极。 -- 出自宋·陈普·悬壶
- 钥通关自开,火彻水自透。 -- 出自宋·曾丰·赠别曲江贡士李安之五羊相访
- 潭光与月色,清彻一园中。 -- 出自明·吴兆·秋夜与俞安期宿乌龙潭吴家水亭
- 残编常到鸡声彻,警枕频惊蝶梦回。 -- 出自宋·刘克庄·忆昔二首
- 郦生方横死,蒯彻亦阳狂。 -- 出自宋·刘克庄·杂咏一百首·蒯通
- 至今寒花种,清彻莹心神。 -- 出自宋·徐玑·水仙花篇
- 王章龙具薄,数彻郡楼更。 -- 出自宋·文同·寒食
- 阳关西出重吹彻。 -- 出自宋·周必大·醉落魄/一斛珠
- 玲珑听我歌,歌彻玲珑愁。 -- 出自宋·洪咨夔·中春望后一日登铃珑
- 寒生群鸟鸣,清彻孤鹤泪。 -- 出自宋·蔡襄·访天台菴
- 吟残荔枝雨,咏彻海棠春。 -- 出自唐·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
- 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 -- 出自唐·郑谷·华山
-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 出自唐·郑谷·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 出自唐·郑谷·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 叫谢上天声应彻,且压瘴气不作孽。 -- 出自宋·潘阆·喜腊雪
- 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 -- 出自宋·杨亿·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
- 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 -- 出自宋·刘子翚·次韵张守同往华严
- 呜呜丛歌犹未彻,兀睡听作蜩蝉号。 -- 出自宋·刘子翚·早饮
- 梅萼封檀香未彻,湖声撞玉冻初开。 -- 出自宋·王之道·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 出自宋·王之道·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 楼上单于听未彻。 -- 出自宋·袁去华·谒金门·烟水阔
- 玉笛横空,更听彻、裳霓三奏。 -- 出自宋·曾觌·燕山亭·河汉风情
- 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 出自宋·张元干·念奴娇·寒绡素壁
- 何处被花恼不彻,嬉春最好是湖边。 -- 出自元·杨维桢·嬉春体(五首。钱塘湖上作。一云“赋俏唐体
- 茫茫纵使重霄彻,杳杳难将万古回。 -- 出自清·钱载·壬戌三月五日先孺人生日痛成
- 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 -- 出自近代·弘一·金缕曲 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