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在第7个字的诗句
归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家远信音稀,怀归未得归。 -- 出自唐·潘纬·銮江秋暮
- 骨肉嗟名晚,看归却泪垂。 -- 出自唐·许棠·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 -- 出自唐·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 已住城中寺,难归海上山。 -- 出自唐·许棠·赠栖白上人
- 云行郎即行,云归郎不返。 -- 出自唐·邵谒·望行人
- 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 出自唐·林宽·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 笋蕨犹堪采,荣归及养期。 -- 出自唐·林宽·送谢石先辈归宣州
- 惆怅冰颜不复归,晚秋黄叶满天飞。 -- 出自唐·曹唐·汉武帝思李夫人
- 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 出自唐·李山甫·遣怀
- 系马松间不忍归,数巡香茗一枰棋。 -- 出自唐·黄滔·题灵峰僧院
-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 出自唐·徐夤·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 肠断将军改葬归,锦囊香在忆当时。 -- 出自唐·徐夤·再幸华清宫
- 天际何人濯锦归,偏宜残照与晨晖。 -- 出自唐·徐夤·霞
- 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 -- 出自唐·徐夤·张仪
- 万乘凄凉蜀路归,眼前朱翠与心违。 -- 出自唐·崔道融·马嵬
- 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 出自唐·裴说·寄僧尚颜
- 鹤宿星千树,僧归烧一坡。 -- 出自唐·李洞·题慈恩友人房
- 未老鬓毛焦,心归向石桥。 -- 出自唐·李洞·出山睹春榜
-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 -- 出自唐·李洞·贾岛墓
-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 -- 出自唐·李洞·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
-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 出自唐·李洞·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 百万南征几马归,叛亡如猬亦何悲。 -- 出自唐·周昙·六朝门苻坚
- 苍野迷云黯不归,远风吹雨入岩扉。 -- 出自唐·胡宿·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
-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 出自唐·朝衡·衔命还国作
- 张翰适意,陶潜归去。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香飞绿琐人未归,巢燕承尘默无语。 -- 出自唐·潘佑·失题
- 朝游沧海东,暮归何太速。 -- 出自唐·潘佑·七岁吟
- 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 出自唐·左偃·送人
- 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 -- 出自·李中·庐山
-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 出自·李中·庭竹
- 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 -- 出自唐·徐铉·题碧岩亭赠孙尊师
-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 -- 出自唐·徐铉·柳枝辞十二首
- 今朝湖上送春归,万顷澄波照白髭。 -- 出自唐·徐铉·春尽日游后湖赠刘起居
- 李白高吟处,师归掩竹关。 -- 出自唐·徐铉·送元道人还水西寺
- 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 -- 出自唐·徐铉·题碧岩亭赠孙尊题
-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 出自宋·孟贯·归雁
- 千古海门石,移归吟叟居。 -- 出自唐·刘昭禹·石笋
- 近日书来道欲归,鸳鸯文锦字息机。 -- 出自唐·蔡瑰·夏日闺怨
- 渡口水流缓,妾归宵剩迟。 -- 出自唐·李叔卿·江南曲
- 暂到昆仑未得归,阮郎何事教人非。 -- 出自唐·崔仲容·戏赠
- 人心一往不复归,岁月来时未尝错。 -- 出自唐·常浩·寄远
-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 -- 出自唐·灵一·送朱放
- 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 出自唐·无可·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 深去通仙境,思归厌宦名。 -- 出自唐·无可·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
- 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 -- 出自唐·无可·送董正字归觐毗陵
- 莫效齐僚属,东归剪钓竿。 -- 出自唐·慕幽·酬和友人见寄(一作冬日淮上别文上人)
- 卜筮训流俗,指归畅玄经。 -- 出自唐·吴筠·高士咏·严君平
-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 出自唐·钟离权·赠吕洞宾
- 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 -- 出自唐·王丽真·与曾季衡冥会诗
- 天涯客里送人归,恨绝青青杨柳枝。 -- 出自宋·李兼·送交代高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