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平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指法从来天下闻,翻成尽入升平曲。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龙泉剑,龙泉剑,我用似波流,升平无事匣中收。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故里相看眼暂明,一尊聊此话平生。 -- 出自宋·杨时·席上别蔡安礼
- 露里厌为无事饮,风前戏作不平鸣。 -- 出自宋·曾丰·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
- 秋隼巧为非义取,夜蛩工作不平鸣。 -- 出自宋·曾丰·续演雅
- 先遣一书报儿辈,吾其老矣幸平安。 -- 出自宋·曾丰·长韵示阿柄杓在韶遣行
- 新旧两重公案在,一依诗律与平反。 -- 出自宋·曾丰·散步后园
- 料理凭□非一事,尊前谁与共平章。 -- 出自明·陈宪章·西南驿晚望
- 有条路,最好行,坦坦荡荡如天平。 -- 出自明·憨山大师·担板汉歌(有引)
-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 出自清·黄景仁·杂感
- 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 出自清·文廷式·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 出自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 地下应无酒垆处,何苦寂寞孤平生。 -- 出自明·高启·将进酒·君不见陈孟公
- 何人为我挥天戈,乾坤多难俱平戡。 -- 出自明·高启·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 出自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 井臼尚勤惭德曜,音书未至忆平阳。 -- 出自明·高启·客舍岁暮
- 一坞绿杨鸡犬静,老来欣作太平人。 -- 出自明·高启·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
- 昔日诸生今在不,丈人因为话平生。 -- 出自宋·晁说之·寄侍讲吕原明七丈
- 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 -- 出自宋·晁说之·自适
- 审是须防自是偏,四通八达路平平。 -- 出自宋·徐元杰·梦神人曰公当以是字名庵觉来赋是庵诗
- 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 出自宋·刘克庄·贺新郎·宣引东华去
- 却笑赞皇归不得,崖州城北望平泉。 -- 出自宋·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
- 西北怕他小老子,东南有个太平翁。 -- 出自宋·刘克庄·端嘉杂诗二十首
- 未必与吾盟夹谷,且须防彼劫平凉。 -- 出自宋·刘克庄·端嘉杂诗二十首
- 天子封松作某官,相君复报竹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十叠
- 旸谷扶桑指顾间,冯夷得得报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扶胥三首
- 占籍喜居廉让里,操觚悔记太平寰。 -- 出自宋·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
- 江浙膏腴动渺然,惟闽硗薄少平川。 -- 出自宋·刘克庄·劳农二首
- 少日思乘博望槎,中年归种邵平瓜。 -- 出自宋·刘克庄·挽叶寺丞二首
- 拂袖归来久闭关,道人剥啄访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余为建阳令遣小吏王堪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
- 两鬓萧疏惊老大,一灯明灭话平生。 -- 出自宋·刘克庄·送表弟方时父
- 溪上人来暮叩关,殷勤一纸报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闻竹溪得玉局祠二首
- 度赞元和中兴业,徵开贞观太平基。 -- 出自宋·刘克庄·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
- 老子从来宠利轻,于棋待诏昧平生。 -- 出自宋·刘克庄·记辛酉端午旧事二首
- 十载三边惯辙环,来得书得报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寄陈澈计议二首
- 子美是关离乱际,尧夫生死太平时。 -- 出自宋·刘克庄·村墅
- 石路树阴三十里,今犹仿佛太平时。 -- 出自宋·刘克庄·将至海丰
- 莫信人嫌无理闹,颇疑渠有不平鸣。 -- 出自宋·刘克庄·题白渡方氏听蛙亭
-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 出自宋·刘克庄·题高端礼竹屋
- 蜀口尘清江浪白,息头重作太平人。 -- 出自宋·刘克庄·再次竹溪韵三首
- 无肉并无子猷竹,失侯不失邵平瓜。 -- 出自宋·刘克庄·贺岁
- 别后有书无寄处,聊凭小阮问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寄汤季庸侍郎
- 敛戌官兵申拆洗,放衙豀洞报平安。 -- 出自宋·刘克庄·寄章贡姚使君
- 傍邑曾为劫火尘,独兹犹是太平民。 -- 出自宋·刘克庄·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 塘水年时似练湖,春来亦已化平芜。 -- 出自宋·刘克庄·撷阳塘
- 鸡豚已见逐高浪,禾稻应须没平野。 -- 出自宋·文同·平云阁观雨
- 入夏杯盘须准备,绕畦亲灌邵平瓜。 -- 出自宋·文同·依韵和蒲诚之春日即事
- 前时相期好天色,往返百里驰平沙。 -- 出自宋·文同·和子平悼马
- 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韵杨廷秀待制二首
- 亲已颠危心更切,眼看寒谷乃平林。 -- 出自宋·周必大·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