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在第7个字的诗句
帛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 -- 出自宋·刘子翚·过楚怀王庙
- 实筐出越罗,币帛更加束。 -- 出自宋·王之道·和富公权送行诗韵
- 肉骀大项领,匹帛可收致。 -- 出自元·杨维桢·瘦马行
- 君不见汉家玉帛赐单于,何尝割地分边隅。 -- 出自元·杨维桢·澶渊行
- 聊容与,谁求系帛,传语寄炎荒。 -- 出自元·姚燧·满庭芳 寄赵宣慰平远
- 自非精灵通,牲帛劳焚赍。 -- 出自明·杨基·望南岳
- 广庭扬九奏,大帛丽三辰。 -- 出自唐·许敬宗·奉和元日应制
- 合钱承罢宴,赐帛复追欢。 -- 出自唐·崔尚·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乐游园宴
- 赐钱开汉府,分帛醉尧人。 -- 出自唐·李憕·同望幸新亭赐钱公宴
- 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 -- 出自唐·萧华·扈从回銮应制
- 舆师等第喝银帛,三将同时赐金带。 -- 出自宋·吴泳·祁山歌上制帅闻敌退清水县作
- 威名讋华夷,玉帛走易于。 -- 出自宋·李廌·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
- 露章招有感,裂帛喜为盟。 -- 出自宋·张继先·邓程二子传法於予清坛事毕赋诗以遗之
-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 出自宋·邓肃·靖康迎驾行
-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 出自宋·李石·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
- 不许功名书竹帛,祗将文行照簪绅。 -- 出自宋·王之望·挽张直讲
- 有尘生晓甑,无帛寒机。 -- 出自宋·姜特立·代陈公实上通守王刚父四首
- 忍向伯高将束帛,谁从小戴授遗经。 -- 出自宋·楼钥·戴县丞挽词
- 锦缆千艘分玉帛,冰河万处碎琼瑰。 -- 出自宋·虞俦·十二月初六日抵仪真廨舍次日即出护使客天气
- 使君一笑赐金帛,今年酒赛直珠红。 -- 出自宋·杨炎正·钱塘迎酒歌
- 寻思汉循吏,竹帛逐时新。 -- 出自宋·程珌·挽杨提举
- 不知携将六尺帛,黄泉冥行与世辞。 -- 出自宋·刘学箕·妾薄命
- 遣爱昔尝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埙篪。 -- 出自宋·王迈·寄南剑守陈寺丞宿
- 素情在君子,绮帛良重斯。 -- 出自宋·利登·杂兴
- 何当浓墨写竹帛,千古万古长昭垂。 -- 出自宋·胡仲弓·芳庭为作希圣二字以诗谢之
- 待得有勋书竹帛,一封当为荐宸旒。 -- 出自宋·华岳·感应王祠
-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 出自宋·华岳·纪时
- 惜时悲落景,赐帛慰余魂。 -- 出自唐·李绛·省试恩赐耆老布帛
- 鞭挞走神鬼,玉帛礼山川。 -- 出自唐·马令·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
- 淮潦浸天鱼有帛,塞庭连雪雁无书。 -- 出自元·王逢·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
- 上公忠名垂竹帛,书生奚为费讳惜。 -- 出自元·王逢·七月闻河南平章凶问
- 手中何所将,血帛斑烂丝。 -- 出自元·胡天游·烈女李三行
- 只待策勋书竹帛,抽簪来此卜比邻。 -- 出自宋·余靖·游应圣宫
-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
- 荐食今几年,金帛既充栋。 -- 出自宋·朱槔·乙丑除夜寓永兴寄五二侄一首
- 城河固金汤,谷帛堆丘山。 -- 出自宋·张镃·杂兴
- 粢盛肃先祀,币帛荐佳宾。 -- 出自宋·刘宰·挽汤贡士三首
- 复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剑奠金瓯。 -- 出自近代·宁调元·感怀
- 功名刻高崖,粟帛赐满箱。 -- 出自宋·陈伯强·昌州
- 儋斋犹买肉,挂帛不遮寒。 -- 出自宋·陈某·回回僧
- 纨绮厌不华,缯帛何曾数。 -- 出自宋·陈文蔚·穷冬积雪闵织妨妇
- 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 出自宋·度正·上制置侍郎
-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 -- 出自宋·高斯得·增赋
- 大酺堪一笑,束帛不须论。 -- 出自宋·晃冲之·积善堂诗
- 帝初为息民,缯帛代更屯。 -- 出自宋·李复·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辞
- 一门萃忠孝,竹帛写家声。 -- 出自宋·李熙载·句
- 图书一四海,玉帛万诸侯。 -- 出自宋·刘旦·元日
- 此意如不然,玉帛云乎哉。 -- 出自宋·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
- 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 -- 出自宋·释宗印·偈颂八首
- 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 -- 出自宋·孙应时·杜子贞远访自言山居之胜以二诗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