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在第11个字的诗句
州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出自·林升·题林安邸
-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出自唐·刘皂·旅次朔方
-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 出自·杜牧·汴河怀古
-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 -- 出自清·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出自唐·刘皂·旅次朔方 / 渡桑干
-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 出自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 出自宋·郑思肖·二砺
-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 出自唐·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 出自宋·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 出自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 出自宋·苏轼·惜花
- 此生别袖几回麾,梦里黄州空自疑。 -- 出自宋·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 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 出自宋·苏轼·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 雨昏南浦曾相对,雪满荆州喜再逢。 -- 出自宋·苏轼·赠仲勉子文?此诗为黄庭坚作?
-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 -- 出自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
- 谁怜第五桥东水,独照台州老郑虔。 -- 出自宋·苏轼·喜王定国北归第五桥
- ?此诗卷十五已收,为“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之第二首。 -- 出自宋·苏轼·再赠常州报恩长老
-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
-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 出自宋·苏轼·岐亭五首(并叙)
- 随师东游渡潍邞,(潍、邞,密州二水名。 -- 出自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 熙宁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饥得民。 -- 出自宋·苏轼·异鹊(并叙)
- 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従事名。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并引)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 出自·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 出自·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习池未觉风流尽,况复荆州赏更新。 -- 出自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 出自唐·杜甫·三绝句
-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 出自唐·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 出自唐·杜甫·黄草
-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 出自宋·辛弃疾·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 出自唐·白居易·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
- [时淮西未平,路经襄、鄂二州界,所见如此。 --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剑池在苏州,罗刹石在杭州)。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 有一征夫年七十,见弄凉州低面泣。 -- 出自唐·白居易·西凉伎
-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 -- 出自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
- [苏州、刑部侍郎、河南尹、同州刺史、太子少傅皆以病免也。 -- 出自唐·白居易·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
-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 出自唐·白居易·百炼镜-辨皇王鉴也
- 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 -- 出自唐·白居易·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 出自唐·白居易·东城桂三首
- 由来事过多堪惜,何况苏州胜汝州。 -- 出自唐·白居易·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见和忆吴中旧游五首
-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 出自唐·白居易·寄题庐山旧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侣
-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 出自唐·白居易·故衫
- 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 出自唐·白居易·题灵岩寺
- 天仙若爱应相问,可道江州司马诗。 -- 出自唐·白居易·送萧炼师步虚词十首卷后以二绝继之
-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 出自唐·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
-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 出自唐·白居易·苏州柳
-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 出自唐·白居易·钟陵饯送
- 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 出自唐·白居易·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