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川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移船入芦荻,吹笛下晴川。 -- 出自宋·白玉蟾·櫂歌九章寄彭鹤林
- 丘陵冒潢潦,沟浍成通川。 -- 出自明·刘基·旅兴(四十首)
- 绣岭宫前花似雪,正秦川公子迷归路。 -- 出自清·陈维崧·伯成先生席上赋赠韩修龄(韩,关中人,圣秋
-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 出自唐·董思恭·咏李(一作太宗诗)
- 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 出自唐·常建·古意三首
- 乘舆历万户,置酒望三川。 -- 出自唐·宋之问·麟趾殿侍宴应制
- 嬉游不可极,留恨此山川。 -- 出自唐·宋之问·汉江宴别
- 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 出自唐·宋之问·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 抱琴登绝壑,伐木溯清川。 -- 出自唐·宋之问·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 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 出自唐·宋之问·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 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 出自唐·杜荀鹤·秋夜(一作江)晚泊
- 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 -- 出自唐·权德舆·送杜尹赴东都
- 晨风响钟鼓,曙色映山川。 -- 出自唐·权德舆·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
-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 出自唐·权德舆·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
- 七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 -- 出自唐·权德舆·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 雄才旧百派,相近浮日川。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 山横路若绝,转楫逢平川。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 上嗣位六载,吾宗刺桐川。 -- 出自唐·陆龟蒙·引泉诗
- 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 出自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 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 -- 出自唐·杜审言·春日怀归
- 帝念夔能政,时须说济川。 -- 出自唐·钱起·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 闻君随谢脁,春夜宿前川。 -- 出自唐·李端·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 出自唐·李端·雨后游辋川
-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
- 箫鼓阗街巷,锦绣裹山川。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箫鼓阗街巷
- 须信建溪桃李,难驻商川舟楫,归去伴都俞。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关中有萧相
- 尝令有咏无巨细,当因川陆舟车贻。 -- 出自宋·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
-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
- 秋雨密无迹,蒙蒙在一川。 -- 出自宋·梅尧臣·发匀陵
- 隔河桑榆晚,蔼蔼明远川。 -- 出自宋·梅尧臣·合流河堤上亭子
- 游人莫惜醉,风景满伊川。 -- 出自宋·梅尧臣·再至洛中寒食
- 尝亲马南郡,果谒谢临川。 -- 出自宋·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 南楼足佳兴,好在谢林川。 -- 出自宋·梅尧臣·中秋与希深别後月下寄
-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 出自唐·杨炯·夜送赵纵
-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 出自宋·王禹偁·感流亡
-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 -- 出自宋·王禹偁·独游南静川
- 西晖亭下峰峦碧,南静川未木叶红。 -- 出自宋·王禹偁·翰林毕学士寄示医瘿药方因题四韵兼简两制诸
- 去秋游洛源,今秋游洛川。 -- 出自宋·邵雍·川上怀旧
- 为今日之原,是昔日之川。 -- 出自宋·邵雍·川上怀旧
- 依稀新国土,隐约旧山川。 -- 出自宋·邵雍·昼梦
- 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 -- 出自宋·邵雍·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
-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 出自宋·邵雍·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谁能同此志,相伴老伊川。 -- 出自宋·邵雍·新正吟
- 乾坤今岁月,唐汉旧山川。 -- 出自宋·邵雍·秋阁吟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 出自南北·徐陵·关山月
-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 出自唐·朱庆馀·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 出自宋·晁补之·渔家傲
- 层城独秀东风里,吓瞰川流脉脉斜。 -- 出自宋·朱翌·元日登城
- 呼童买轻舸,拂榻下平川。 -- 出自宋·陈师道·还江上
- 归路云月黑,涛波隔长川。 -- 出自宋·陈师道·礼武台坐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