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崔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懦夫早岁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 出自唐·罗隐·酬丘光庭
-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 出自唐·罗隐·曲江春感(一题作归五湖)
- 寒溪闻有古精舍,相与推挽登崔嵬。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
-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 出自宋·苏辙·滟滪堆
- 山脚侵城尽是台,登高处处喜崔嵬。 -- 出自宋·苏辙·次韵毛君九日
- 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 -- 出自宋·苏辙·次韵王廷老寄子瞻
- 一龙排山山为开,头角与石争崔嵬。 -- 出自宋·戴复古·毗陵天庆观画龙自题姑苏羽士李怀仁醉笔诗呈
- 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 -- 出自宋·戴复古·陪虞使君登岳阳楼
- 冠石新墙日月回,丰堂环殿起崔嵬。 -- 出自宋·曾巩·送觉祖院明上人
-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余片石碧崔嵬。 -- 出自唐·徐凝·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 冰魂雪魄挽不回,涛山浪屋空崔嵬。 -- 出自宋·白玉蟾·琵琶行
- 洛水暮烟横莽苍,邙山秋日露崔嵬。 -- 出自唐·张祜·洛阳感寓
- 西向啐饮东向回,溪心却望山崔嵬。 -- 出自宋·梅尧臣·十一月十二日寒昭亭神
- 故国不知新想望,家山如见旧崔嵬。 -- 出自宋·邵雍·还鞠十二著作见示共城诗卷
- 晴川极望百亩开,三山银阙正崔嵬。 -- 出自宋·晁补之·压沙观梨
- 漫浪饮处空有迹,无酒可沃胸崔嵬。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
-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 -- 出自宋·陈师道·送晁无咎出守蒲中
- 门外斜阳送行处,眼光飞过碧崔嵬。 -- 出自宋·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
- 楼船穹窿极西海,疏棂增槛高崔巍。 -- 出自当代·钱钟书·剥啄行
- 东坡先生送二子,一丘便欲藏崔嵬。 -- 出自宋·张耒·次韵苏公武昌西山
- 马如屯云士如虎,万车载甲如崔嵬。 -- 出自宋·张耒·送毕公叔奉诏赴陕西
- 心争夸漫诘蜒蜿,日乐虚豁留崔嵬。 -- 出自宋·王令·初闻思归鸟忆昨寄崔伯易朱元弼
- 武夷仙人厌尘埃,金鞭白马飞崔嵬。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沈信臣游龙焙
- 山北山南佛寺开,烟销日出更崔嵬。 -- 出自宋·韩元吉·庐山霁色
- 百年旧事今寂寞,但有雪浪飞崔嵬。 -- 出自宋·韩元吉·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
- 天地春回万寿杯,宫云留雪玉崔嵬。 -- 出自宋·方岳·次韵谢兄立春戏拟春帖子
- 不知今我何如哉,冰撑雪拄胸崔嵬。 -- 出自宋·方岳·中秋
- 天与此翁娱寂寞,日携扶老上崔嵬。 -- 出自宋·方岳·次韵梅花
- 世外风烟甘寂寞,胸中冰雪自崔嵬。 -- 出自宋·方岳·次韵探梅首尾吟
-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 出自宋·苏洵·游陵云寺
- 碧碗分香怜冷冽,金鳞出浪想崔嵬。 -- 出自明·李东阳·佩之馈石首鱼有诗次韵奉谢
- 老觉禅心终苦淡,瘦看诗骨共崔嵬。 -- 出自明·李东阳·佩之惠笋干自称玉版老师谓原博冬笋为吴山少
- 坐爱春盘装磊落,忆从秋树采崔嵬。 -- 出自明·李东阳·谢于乔送杨梅干无诗用前韵奉索
- 步绕危峰渡翠崖,扪萝初上更崔嵬。 -- 出自宋·白彦惇·铁袈裟
- 平地一朝能九例,欲与老刘争崔克。 -- 出自清·曾国藩·答李生
- 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崔白。 -- 出自宋·毕士安·杨照承议芦雁枕屏
-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 出自宋·杨时·过庐山遇雨
- 久落殊乡今始回,学门未改旧崔嵬。 -- 出自宋·曾丰·北归至庐陵过州学前记认旧游叹同舍之半不在
- 只被饥寒两字催,辄轻汹涌易崔嵬。 -- 出自宋·曾丰·买舟赴广至太和逢迓吏
- 闻说精蓝颇壮哉,天教杰栋起崔嵬。 -- 出自宋·徐元杰·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 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塚高崔嵬。 -- 出自宋·刘克庄·国殇行
- 俯瞰二州烟晻霭,遥瞻八面壁崔嵬。 -- 出自宋·刘克庄·壶山一首
- 暝色四郊烟莽苍,晓云千嶂雪崔嵬。 -- 出自宋·文同·题晋原舒太博清溪阁
- 还观先正绍兴日,立朝清节高崔嵬。 -- 出自宋·洪咨夔·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 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 -- 出自宋·高翥·焦山
- 帝释镜中遥仰止,魔军殿上动崔巍。 -- 出自唐·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 宾榻浮尘拂不开,胸中丰恨结崔嵬。 -- 出自宋·刘子翚·次韵黄宰一源亭二首
-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 出自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 幕府才流推谢掾,宣州宾客忆崔群。 -- 出自宋·王珪·莫京甫知事有台掾这辟赋诗识别二首
- 纵令不偶竟穷死,犹愈空腹冠崔嵬。 -- 出自宋·强至·赠徐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