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第9个字的诗句
岁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出自·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 出自宋·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出自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 出自唐··咏院中丛竹
-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 出自··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出自··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乡梦断,旋魂孤。峥嵘岁又除 -- 出自··
-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 -- 出自唐·李白·上云乐
- 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 -- 出自唐·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
-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 出自唐·李白·阳春歌
-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 出自唐·李白·巴女词
- 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 -- 出自唐·李白·赠卢司户
-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 出自唐·李白·题许宜平庵壁
-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 出自唐·李白·普照寺
- 遗我古贝布,海风今岁寒。 -- 出自宋·苏轼·和陶拟古九首
-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 出自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 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 -- 出自宋·苏轼·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 舞空五色羽,吠云千岁根。 -- 出自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 出自宋·苏轼·别岁
-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
- 邻君独守廷尉法,晚岁却理鄱阳柁。 -- 出自宋·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
- 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岁材。 -- 出自宋·苏轼·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 挂名石壁间,寂寞千岁事。 -- 出自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 出自宋·苏轼·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 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 -- 出自宋·苏轼·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
-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农功各已收,岁 -- 出自宋·苏轼·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
- 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 出自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 -- 出自宋·苏轼·荆州十首
-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 出自宋·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
-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 幽寻恐不继,书板记岁月。 -- 出自宋·苏轼·与正辅游香积寺
- 长庚到晓空陪月,太岁今年合守心。 -- 出自宋·苏轼·次韵郑介夫二首
-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 出自宋·苏轼·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 躬耕抱羸疾,奉养百岁老。 -- 出自宋·苏轼·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 方愁後会远,未暇忧岁夕。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 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 -- 出自宋·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 朝来出细粟,稍觉芳岁老。 -- 出自宋·苏轼·甘菊
-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 -- 出自宋·苏轼·僧
-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 出自宋·苏轼·中隐堂诗(SS〗并叙)
- 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出自宋·苏轼·陌上花三首(并引)
-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 出自宋·苏轼·枸杞
-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 出自唐·杜甫·偶题
-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 出自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 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 出自唐·杜甫·沙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