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岁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今人未晤烂柯意,祗道岁月青山深。 -- 出自宋·张埴·和汉东先生韵六首
- 庭前皴树占百弓,相与岁寒为春风。 -- 出自宋·张埴·刘元翁索赋雩都孙氏梅轩
- 道安一知不相及,管领岁寒吟此诗。 -- 出自宋·张埴·送衣还石泓弟
- 昔时彭祖,寿年八百余岁。 -- 出自宋·臧馀庆·感皇恩·南岳有真仙
-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 -- 出自宋·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
- 借与风烟扶直气,稍加岁月定参天。 -- 出自宋·王炎·窗外紫竹
- 风月西清,冰霜柏署,一岁中间漫几迁。 -- 出自元·许有壬·沁园春·弱冠离家
- 说桑梓光阴,松筠节操,岁岁有欢趣。 -- 出自元·许有孚·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 从今去,长生永享千秋岁。 -- 出自元·沈禧·千秋岁 寿词
- 日正永,一株独挺千秋岁。 -- 出自元·沈禧·千秋岁·彩霞呈瑞
- 君知否,平安信好,永耐岁寒盟。 -- 出自元·袁士元·满庭芳 寿范竹友老乡长
- 愧忝姻联倚庄椿,琼树岁寒长久。 -- 出自元·华幼武·百字令 为彦弘母夫人寿 以上三首见淡生堂抄
- 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 -- 出自元·马需庵·水龙吟 赠人二首 以上三首见永乐大典三千零
- 也不愿、堆金数中书,愿岁岁今朝,对花沈醉。 -- 出自元·王寂·洞仙歌 自为寿
- 名在仙班应不老,人间岁月尽飞梭。 -- 出自元·王寂·酒泉子·禊饮连宵
- 壁断何人旧字,炉寒隔岁残香。 -- 出自元·完颜从郁·西江月 题邯郸王化吕仙翁祠堂 中州乐府案此
- 百二关河,三千道路,前岁如今曾往回。 -- 出自元·张之翰·沁园春 送赵彦伯御史
- 玉色何尝喜愠,年年岁岁依然。 -- 出自元·张之翰·朝中措 十六夜月
- 谩伏枥衔长,衔园志短,岁晏欲谁与。 -- 出自元·燕公楠·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 附见雪楼乐府内
- 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 -- 出自元·张伯淳·木兰花慢 寿刘东崖
- 不知魏紫是姚黄,到来岁 -- 出自元·刘敏中·鹊桥仙 观接牡丹 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 出自元·程文海·摸鱼儿 次韵庐疏齐宪使题岁寒亭 此首下原附
- 涧边玉树,泉边瑶草,千岁和春未老。 -- 出自元·程文海·海棠春 寿胡涧泉
- 处处邦民香火,祝君千岁而期。 -- 出自元·蒲道源·清平乐 寿赵总管
- 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间岁月自峥嵘。 -- 出自元·朱唏颜·满江红 寿推官焦元播庆六十
- 颠倒天吴归短褐,风涛岁月头将白。 -- 出自元·周权·满江红 别毗陵二十载,一日北归,舣舟访旧
- 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 -- 出自元·张野·满江红 卢沟桥
- 终南万里,烟霞归去也,岁云暮矣。 -- 出自元·宋德方·雨霖铃 鸣鹤余音卷一
- 恣陶陶、海上人间,不管岁华催促。 -- 出自元·冯尊师·苏武慢·识破尘寰
- 中外声名归把笔,烦冤岁月了移棺。 -- 出自近代·陈三立·清道人卜葬金陵哭以此诗
-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 出自近代·陈三立·赠汪社耆
- 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 出自近代·陈三立·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
- 荡子飘零去不归,杨花岁岁点春衣。 -- 出自元·胡天游·杨花吟
- 两三点血红谁见,六十岁人白自夸。 -- 出自·聂绀弩·削土豆伤手
- 雌剑忽寻雄剑逝,恰恰岁暮吾无钱。 -- 出自宋·陈藻·网山先生讳日寄绮伯
- 我身只是前时命,汝家岁久无衰盛。 -- 出自宋·陈藻·刘骍子初冠勉以诗
- 斯果号难成,常踰豫章岁。 -- 出自宋·宋庠·天禧初侨寓安陆有宅一区尝于斋前手植橘树才
- 前去吾之年,犹有十四岁。 -- 出自宋·石介·赠张绩禹功
- 自此为太平,恍逾三十岁。 -- 出自宋·陶弼·兵器
- 裛扑山花将放杏,侵寻岁月已过人。 -- 出自宋·杨蟠·次韵和酬
- 客子天寒依道路,书生岁晚学伊优。 -- 出自宋·项安世·黄潭道中十一月暂往武陵营救拍兄之急
-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 出自宋·王铚·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 出自宋·王铚·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 此亦世间愁绝处,岭猿岁晚哭寒藤。 -- 出自宋·王铚·寄九峰觉老时自因胜退居
- 甘美日充辞豢养,蟠藏岁久念腾骞。 -- 出自宋·张嵲·余所寓僧舍蜂简忽散去仅留其半僧云分蜂时每
- 官长视民如视子,常恐岁饥为殣死。 -- 出自宋·张嵲·喜雨行
- 呼儿具纸笔,一岁复一岁。 -- 出自宋·陈傅良·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 但以清白传之万子孙,岁供兰花美无度。 -- 出自宋·陈傅良·兰花供寿国举兄
- 细数儒先能几见,独怜岁晚欲何之。 -- 出自宋·陈傅良·杨伯子以其尊人诚斋南海集为赠以诗奉酬
- 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 -- 出自宋·陈傅良·和张孟阜寻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