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4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 出自宋·苏轼·和人登海表亭
- 揽胜雷山舒啸亭,诸峰秀拱透云程。 -- 出自宋·苏轼·舒啸亭
- 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 -- 出自宋·苏轼·送路都曹
-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 -- 出自宋·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 出自宋·苏轼·武昌铜剑歌
-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 出自宋·苏轼·咏汤泉
-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 出自宋·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 出自宋·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
-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 -- 出自宋·苏轼·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 出自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 出自宋·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
-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 出自宋·苏轼·送王竦朝散赴阙
- 开门千山白,俯仰同一照。 -- 出自宋·苏轼·梦雪
- 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 -- 出自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
-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 -- 出自宋·苏轼·次韵韶俯李通直二首
- 此生太山重,忽作鸿毛遗。 -- 出自宋·苏轼·和陶咏三良
-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 出自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 出自宋·苏轼·溪堂留题
- 今日何山是胜游,乱峰萦转绕沧洲。 -- 出自宋·苏轼·游何山
- 宰树连山谷,祠堂照路隅。 -- 出自宋·苏轼·思成堂
-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 -- 出自宋·苏轼·张飞传?
- 笠重吴山雪,鞋香楚地花。 -- 出自宋·苏轼·僧
- 强致南山树,来经渭水滩。 -- 出自宋·苏轼·桧
-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 出自宋·苏轼·法惠寺横翠阁
- 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 出自宋·苏轼·孤山二咏(并引)
-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 出自宋·苏轼·东阳水乐亭(为东阳令王都官概作。)
-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 -- 出自宋·苏轼·陌上花三首(并引)
- 不独饭山嘲我瘦,也应糠核怪君肥。 -- 出自宋·苏轼·次韵沈长官三首
- 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 -- 出自宋·苏轼·庐山二胜(并叙)
- 予过庐山下,云物腾涌,默有祷焉。 -- 出自宋·苏轼·过庐山下(并引)
-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 -- 出自宋·苏轼·上元夜(惠州作)
- 会与江山成故事,不妨诗酒乐新年。 -- 出自宋·苏轼·吴子野绝粒不睡过作诗戏之芝上人陆道士皆和
-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 出自宋·苏轼·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 争似姑山寻绰约,四时常见雪肌肤。 -- 出自宋·苏轼·忆黄州梅花五绝
-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 出自先秦·诗经·东山
-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3]。 -- 出自先秦·诗经·草虫
-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 出自先秦·诗经·草虫
-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 出自先秦·诗经·杕杜
-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 -- 出自先秦·诗经·皇矣
-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 出自先秦·诗经·小弁
-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 出自先秦·诗经·信南山
-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 出自先秦·诗经·节南山
-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 出自先秦·诗经·节南山
-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 -- 出自先秦·诗经·韩奕
-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 -- 出自先秦·诗经·殷武
-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 出自先秦·诗经·烝民
-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 出自先秦·诗经·烝民
- 陟其高山。 -- 出自先秦·诗经·般
-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 出自先秦·诗经·天作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