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彼饕者谁尸海阃,日鬻三帖山府庭。 -- 出自宋·陈著·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 何事不可咄嗟办,寺已如画山翠屏。 -- 出自宋·陈著·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 田园活计雨声好,湖海醒心山气香。 -- 出自宋·陈著·癸未生日书于本堂
- 以所见见有如此,又何以观山水为。 -- 出自宋·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 他年燕坐千峰上,认取一山山外山。 -- 出自宋·陈著·似僧一宁
- 站揍粗茶淡饭,报答流水青山。 -- 出自宋·陈著·与具氏子书中
- 应现头头总是,分明在、依旧山河。 -- 出自元·姬翼·满庭芳 全真
- 朝气肃兮夜漏迟,暮云黯兮山色衰。 -- 出自宋·俞桂·秋行吟
- 目断平芜来日路,碧云四合山无数。 -- 出自·沈祖棻·蝶恋花·塞迥洲荒何处住
- 冰雪更愁西去路,寒沙尽处山无数。 -- 出自·沈祖棻·蝶恋花·残照关河秋欲暮
-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江南山里人。 -- 出自唐·顾况·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
-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 出自唐·顾况·崦里桃花
- 欲写金人金口经,寄与山阴山里僧。 -- 出自唐·顾况·剡纸歌
-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 -- 出自唐·顾况·山中赠客
-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 出自唐·顾况·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 周郎战处沧江回,鱼龙荡潏山石摧。 -- 出自宋·张耒·偶书三首
- 长淮烟波渺千里,怅望搔首山川长。 -- 出自宋·张耒·秋风三首
- 最后新诗意不浅,知君过我山阳居。 -- 出自宋·张耒·寄余五十五
-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 -- 出自宋·张耒·题吴熙老风云图
- 黄州城中人迹少,江涛涌汹山崎嵚。 -- 出自宋·张耒·新正二首
- 樽前忽起扁舟兴,新管江南山水来。 -- 出自宋·张耒·观鱼亭呈陈公度二首
- 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 -- 出自宋·张耒·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 出自唐·许浑·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 出自唐·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春。 -- 出自唐·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 -- 出自唐·李益·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 -- 出自唐·张说·游老君洞
-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 出自宋·宋无名氏·凤栖梧
-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 出自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 出自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 -- 出自宋·王令·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 廓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着山岩里。 -- 出自宋·陈与义·游紫逻洞
- 几番江上凭栏久,今在西山山里行。 -- 出自宋·杜耒·同紫芝游西山
- 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 -- 出自南北·谢庄·怀园引
- 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 出自唐·和凝·春光好·纱窗暖
- 倒冠落佩郭南门,长庚晱晱山簇簇。 -- 出自宋·毛滂·陪曹使君饮郭别乘舍夜归奉寄
- 迩来铃斋作禅观,锦瑟间多山玉立。 -- 出自宋·毛滂·新酒熟奉怀曹使君
-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 出自宋·毛滂·十二月二十六日出郊访无畏诗禅暮归奉寄
- 野僧报我泉新白,此老居庵山更清。 -- 出自宋·毛滂·闻琳老欲入山今少雨想未成行奉寄一绝
- 四边浪打山疑动,寺在半空山顶头。 -- 出自宋·魏野·书三门开化院琳师房
- 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 -- 出自宋·韩元吉·薄幸 送安伯弟
-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 -- 出自宋·韩元吉·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 又赋南烹初食,明朝餐玉何山。 -- 出自宋·刘辰翁·木兰花慢·自崆峒麦熟
- 尽日楼台,四边屏幛,目断江山魂欲飞。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古岂无人
-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 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 出自宋·刘过·水龙吟 寄陆放翁
- 先贤且谓可行乐,况是平生山泽癯。 -- 出自宋·刘过·春日即事
-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 出自宋·刘过·舣舟采石
-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 -- 出自宋·张孝祥·西江月·慈母行封大国
- 空教故林怨鹤,掩闲门、明月山中。 -- 出自宋·张炎·声声慢·平沙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