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晓来不倦听衙鼓,云里卷帘山正南。 -- 出自宋·黄庭坚·漫兴
- 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 出自宋·黄庭坚·书石牛溪旁大石上
- 行行秋兴已孤绝,不忍更临山夕阳。 -- 出自宋·黄庭坚·曹村道中
- 君方跨马涉远道,湖外地少山川多。 -- 出自宋·黄庭坚·送焦浚明
- 幽人八座复中台,想见书堂山杏开。 -- 出自宋·黄庭坚·和子瞻内翰题公择舅中丞山房
-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 出自唐·张继·郢州西楼吟
-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 出自唐·薛涛·题竹郎庙
- 心游幽阙鸟飞处,身在中原山尽边。 -- 出自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远游既为东鲁,迁居又爱南山。 -- 出自宋·苏辙·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 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待山前粥。 -- 出自宋·苏辙·游锺山
-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金山
- 坐中未醉慎无起,倒戴当使山公如。 -- 出自宋·苏辙·寒食赠游压沙诸君
- 人生富贵无不成,都门坐置山林观。 -- 出自宋·苏辙·游城西集庆园
- 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 -- 出自宋·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
- 山中李生好读书,出山作郡山前居。 -- 出自宋·苏辙·江州周寺丞泳夷亭
- 蜀中酴醾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 -- 出自宋·苏辙·次韵和人迹酴醾
- 心游幽阙乌飞处,身在中原山尽边。 -- 出自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四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
-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 出自宋·苏辙·寄题登封揖仙亭
-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 出自宋·苏辙·寄题登封揖仙亭
- 人言王生好事人,回船不顾山阴约。 -- 出自宋·苏辙·次迟韵复雪
-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 出自宋·苏辙·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 袖中短轴才半幅,惨澹百里山川横。 -- 出自宋·苏辙·书郭熙横卷
- 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 -- 出自宋·吴文英·西江月·江上桃花流水
- 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 -- 出自宋·吴文英·齐天乐·曲尘犹沁伤心水
- 青冢麒麟有恨,卧听箫鼓游山。 -- 出自宋·吴文英·木兰花慢·步层丘翠莽
- 伤高怀远,乱云深处,目断湖山杳。 -- 出自宋·吴文英·青玉案·东风客雁溪边道
- 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 -- 出自宋·吴文英·尾犯·绀海掣微云
- 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 出自宋·吴文英·浪淘沙慢
- 沧波万顷海南海,翠碧几重山外山。 -- 出自宋·戴复古·李计使领客游白云景泰
- 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 -- 出自宋·戴复古·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
- 吾儒能效束皙赋,喜见屋底山云浓。 -- 出自元·王冕·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 脱颖忽作霹雳响,龙跳虎跃山灵愁。 -- 出自元·王冕·谢友惠温生笔
- 千山奇怪总笔底,妙语写出山骨髓。 -- 出自元·王冕·送元本忠北上
- 去年鼓□游潇湘,湘南云尽山苍苍。 -- 出自元·王冕·船上歌
- 中原北望草木秋,王孙不识山河愁。 -- 出自元·王冕·钱塘纪行
- 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 -- 出自元·王冕·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
- 吴歌楚舞不知夜,归来也学山翁狂。 -- 出自元·王冕·对景吟
- 春风吹船著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 出自元·王冕·虾蟆山
- 试弓好射衔花鹿,有怀若问山阴竹,中天亦有南飞鹄。 -- 出自元·王冕·结交行送武之文
- 春风吹船着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 出自元·王冕·虾蟆山
- 触景感动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 -- 出自元·王冕·秋山图
- 鬃鬣萧萧绿云节,喷沫长鸣山岳动。 -- 出自元·王冕·五马图
- 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 -- 出自元·王冕·宣和殿画驴图
- 鬛叚萧萧绿云茸,喷沫长鸣山岳动。 -- 出自元·王冕·五马图
- 春风回首三十年,至今认得山头月。 -- 出自元·王冕·吹箫出峡图
- 一声水调,两点春愁,先占眉山。 -- 出自宋·贺铸·步花间/诉衷情
- 何穷人事水东去,如故地形山四来。 -- 出自宋·贺铸·彭城三咏之三歌风台词
- 何以报之明月盘,薰炉波面山漓岏。 -- 出自宋·贺铸·玉钩环歌
- 山人执袂与我语,留我馈我山中禽。 -- 出自宋·曾巩·游麻姑山
- 午夜坐临沧海日,半天吟泰山云。 -- 出自宋·曾巩·北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