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 出自元·刘敏中·木兰花慢 次韵答张直卿见寄
- 遨游耳,尽才情风调,付与溪山。 -- 出自元·刘敏中·沁园春 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
- 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 -- 出自元·刘因·人月圆·自从谢病修花史
-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 出自元·刘因·夏日饮山亭
- 自五云深处,乘风冉冉,三神山畔,弭节阳阳。 -- 出自元·程文海·沁园春 次韵王寅夫楼居妙曲,兼致异别意
- 记得年时,向烂柯山上,问讯山君。 -- 出自元·程文海·汉宫春 寿刘中齐尚书
- 自此先生升矣,班玉*、文补山龙。 -- 出自元·陈栎·满庭芳 送陈德翁(原无翁字,据刻本补?
- 待满令公书考,却回丝竹东山。 -- 出自元·蒲道源·清平乐 寿李平章
-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 出自元·袁易·临江仙 戏留友人 以上见喜靖刊本桂隐诗集卷
- 拈彩笔,洒云烟零乱,飞度吴山。 -- 出自元·袁易·声声慢 寿张仲宝 乔木所居亭名
- 雪霁琼楼,春生瑶席,容我故山高宴。 -- 出自元·虞集·苏武慢·放棹沧浪
- 山樽本出山下泉,过客醉去山人眠。 -- 出自元·虞集·白鹤观
- 从今去,记年年此酒,长对南山。 -- 出自元·周权·沁园春 庆寿
- 画檐丛翠凌霄,暮云还送西山雨。 -- 出自元·张野·水龙吟 登滕王阁
- 重阳何处登临,玉骢惯识南山路。 -- 出自元·张野·水龙吟 皇庆癸丑重九,登南高峰,寄柳汤佐
- 几度批风抹月,几番临水登山。 -- 出自元·张野·木兰花慢 送柳汤佐之覃怀总管任
-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 出自元·张可久·人月圆 雪中游虎丘 北曲聊乐府前集今
- 鹤舞盘云,虹消歇雨,一缕南山雾。 -- 出自元·张可久·百字令 湖上,和李溉之
- 云湿阑干,树香楼阁,莺语青山崦。 -- 出自元·张可久·百字令 惠山酌泉
- 且从容对酒,龙香*茧,写平山赋。 -- 出自元·贯云石·水龙吟 咏扬州明月楼 南濠词话
- 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 出自元·冯尊师·苏武慢·大道幽深
- 发通身*火焰*,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 -- 出自元·王*·沁园春 龙
- 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 -- 出自元·王*·沁园春 樵
- 天回御榻星辰动,人去空台山水清。 -- 出自明·张以宁·严子陵钓台
- 当时刘郎亦草草,出山却忆山中好。 -- 出自明·贝琼·送迮士霖归天台
- 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 出自宋·钱昭度·野墅夏晚
- 下临无地仙三岛,水远兼天山四围。 -- 出自宋·赵希逢·和清富楼
- 忘形孰主又孰客,江上清风山间月。 -- 出自宋·赵希逢·和酒歌
- 我欲据此弹箜篌,人不敢窥山鬼怕。 -- 出自明·沈明臣·孙禹锡溪上双藤歌(溪在虞山之北,名曰藤溪
- 天下绨袍谁不怜,郄卿未具山中橐,何人为买剡溪田。 -- 出自明·徐祯卿·唐生将卜筑桃花坞谋家无赀贻书见让寄此解嘲
- 只为着一粒清尘,踏不遍的山川这历不尽的峰巅,只为着一缕疏烟,诉不完的厚地那觅不全的高天。 -- 出自近代·汪精卫·好事终
- 尔在东,我在西,阳台梦隔断山溪。 -- 出自元·邦哲·【双调】寿阳曲 思旧
- 千人用斧万人拽,大根斫断山崩欹。 -- 出自宋·石介·南山赠孙明复先生
- 江形诘曲千迥折,岭路{左山右赍}赠万屈盘。 -- 出自宋·石介·送凭司理之任彭州
- 宦游远去父母国,心病若有山水淫。 -- 出自宋·黄庶·大孤山
- 尘埃奔趋插手板,十年已卖山中闲。 -- 出自宋·黄庶·和象之雨后望少室山白云
- 我疑醇醲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 出自宋·黄庶·家僮来持双井芽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
- 只言归田有几亩,种秫欲釀山中泉。 -- 出自宋·黄庶·送郭评事节判磨勘
-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 出自宋·黄庶·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
- 高僧淳拙有深意,独自结茅山水间。 -- 出自宋·黄庶·和百塔寺四首·芳亭
- 昨夜松声到枕,梦魂踏破天山。 -- 出自宋·项安世·再和
- 有酒似陶元亮,无愁学庾子山。 -- 出自宋·项安世·三和
- 政尔盛之馨处,卧龙恰称兹山。 -- 出自宋·项安世·四和
- 夷山入地山已库,微阴更在山之麓。 -- 出自宋·项安世·寄题荆南王君行牧斋
- 瀼水横通江水,巴山直下巫山。 -- 出自宋·项安世·用韵送夔师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 学苏二李十二,笑山谷陈后山。 -- 出自宋·项安世·和王安抚六言十首
- 欲敛未敛云浴浴,似见未见山曨曨。 -- 出自宋·项安世·题潇湘斋雨图
- 磨崖难摧幽恨长,水流不尽山苍苍。 -- 出自宋·王铚·蔡天启作中兴碑诗且邀同赋
- 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 出自宋·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
- 诗成火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 出自宋·王铚·明觉山中始见梅花戏呈妙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