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东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 出自唐·李益·送同落第者东归
- 野坐分苔席,[李益]山行绕菊丛。 -- 出自唐·李益·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
-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 出自唐·张乔·哭陈陶
- 孤城临远水,千里见寒山。 -- 出自唐·张乔·郢州即事
- 无人袭仙隐,石室闭空山。 -- 出自唐·张乔·经宣城元员外山居
- 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 -- 出自唐·张乔·送许棠下第游蜀
- 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 出自唐·张乔·宿昭应
- 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 -- 出自唐·张乔·长安书事
- 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 出自唐·崔涂·寄青城山颢禅师
- 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 出自唐·崔曙·颍阳东溪怀古
- 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 -- 出自唐·皇甫冉·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 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山。 -- 出自唐·皇甫冉·送朱逸人
- 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 -- 出自唐·皇甫冉·送郑员外入茅山居
- 烟生海西岸,云见吴南山。 -- 出自唐·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
- 罗浮道士访移来,少室山僧旧应识。 -- 出自唐·皇甫冉·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 朝朝汲淮水,暮暮上龟山。 -- 出自唐·皇甫冉·题魏仲光淮山所居
- 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 -- 出自唐·皇甫冉·送陆澧郭郧
- 远水迢迢分手去,天边山色待人来。 -- 出自唐·皇甫冉·舟中送李八(得回字)
-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 出自唐·皇甫冉·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一作郎士元诗)
- 西陵犹隔水,北岸已春山。 -- 出自唐·皇甫冉·赋得越山三韵(一本题上有又送陆潜夫五字)
-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 出自唐·皇甫冉·送郑二之茅山
-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
- 笑分铜虎别京师,岭下山川想到时。 -- 出自唐·薛逢·送衢州崔员外
- 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朝轻。 -- 出自唐·薛逢·句
- 孤戍迢迢蜀路长,鸟鸣山馆客思乡。 -- 出自唐·薛逢·题黄花驿
- 可怜三尺英雄气,不怕山西士大夫。 -- 出自宋·曾公亮·吊曹觐
-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 -- 出自唐·李频·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
- 高吟入白浪,遥坐看青山。 -- 出自唐·李频·和范秘书襄阳旧游(一作和范酂先辈话襄阳旧
- 西泛平湖尽,参差入乱山。 -- 出自唐·张说·出湖寄赵冬曦
-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 出自唐·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 传闻有仙要,梦寐在兹山。 -- 出自唐·张说·寄天台司马道士
-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 出自唐·张说·破陈乐词二首
-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 出自唐·张说·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 出自唐·朱放·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 出自唐·朱放·山中谒皇甫曾
- 观水求窥海,知天愿适山。 -- 出自宋·王令·上邵宝文
-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 出自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 江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 -- 出自宋·王令·忆江阴呈介甫
-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 出自宋·王令·病起闻说贪山颇有泉石远不能游
- 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 -- 出自宋·王令·代人送常州张卿挂冠
- 目前好且留平地,浪爱山高险自多。 -- 出自宋·王令·题假山
- 身婴民忧手持版,心爱山水宁非俞。 -- 出自宋·王令·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 世间万怪浩莫问,枉哉山海徒有经。 -- 出自宋·王令·寒林石
- 客虽惧谋梁,而木嗟在山。 -- 出自宋·王令·赠李定资深
- 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 -- 出自宋·翁卷·冬日登富览亭
- 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 出自宋·翁卷·题林遂之真意亭
- 香烟前代寺,秋色五峰山。 -- 出自宋·翁卷·寄从善上人
- 宁知逸羽飞相背,我入山来群出山。 -- 出自宋·翁卷·寄山人徐灵晖
- 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 -- 出自宋·翁卷·赠鲍居士
- 松江云在水,茂苑树成山。 -- 出自宋·翁卷·留别吴中诸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