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但见潮头澍木杪,直疑山背落天涯。 -- 出自宋·贺铸·乌江泛舟寓目
- 风烟石碛戍,林麓楚王山。 -- 出自宋·贺铸·舟发金陵望历阳作
- 谁闻济北传兵略,枉说山东出相才。 -- 出自宋·林逋·深居杂兴六首
-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 出自宋·林逋·句
- 黄牙稚子跨牛犊,白眼山人识剑形。 -- 出自宋·林逋·寄傅霖
- 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樱发欲然。 -- 出自宋·林逋·山中寒食
- 已输谢客清吟了,未忍山翁烂醉归。 -- 出自宋·林逋·池上春日即事
- 带班犹恐俗,和节不妨山。 -- 出自宋·林逋·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筒
- 庭柯雪压已如春,乘兴山阴亦少人。 -- 出自宋·林逋·答潘司理
- 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 -- 出自宋·林逋·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 旅游今日堪搔首,摇落山城困马蹄。 -- 出自宋·林逋·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
-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 出自唐·崔颢·江畔老人愁
- 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 出自唐·冯延巳·寿山曲
- 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 出自唐·冯延巳·早朝
-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 出自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
-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 出自宋·曾巩·喜雪二首
- 铁色对我马,林林路南山。 -- 出自宋·曾巩·至荷湖二首
- 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人耕紫烟。 -- 出自宋·曾巩·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 -- 出自宋·曾巩·靖安县幽谷亭
- 已喜所寄径,幽寻足溪山。 -- 出自宋·曾巩·送章婺州
- 终日行山不出城,城中山势与去平。 -- 出自宋·曾巩·薛老亭晚归
- 巫觋谒群望,箫鼓鸣空山。 -- 出自宋·曾巩·之南丰道上寄介甫
- 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 -- 出自宋·曾巩·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 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 -- 出自宋·曾巩·西湖二月二十日
- 仰视云压叠,垂欲藉屋山。 -- 出自宋·曾巩·雪咏
- 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 -- 出自宋·曾巩·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 龙衔烛抱金门出,鳌负山趋玉座来。 -- 出自宋·曾巩·和御制上元观灯
- 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 -- 出自宋·曾巩·里社
-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 出自宋·朱敦儒·蓦山溪·元来尘世
- 二翁元是一溪云,暂为山北山南雨。 -- 出自宋·朱敦儒·踏莎行·花涨藤江
- 甚处是长安路,水连空、山锁暮云。 -- 出自宋·朱敦儒·恋绣衾
-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 -- 出自宋·朱敦儒·十二时/忆少年
- 临蒸邑治绝殊方,嶪重山碧翠行。 -- 出自明·朱元璋·谕临蒸县官
- 耆旧凋残猿鹤怨,支硎山色为谁青。 -- 出自明·王微·挽赵凡夫(二首)
-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 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 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 出自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 出自唐·司空图·重阳阻雨
-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 出自唐·司空图·喜山鹊初归三首
- 永夜疑无日,危时只赖山。 -- 出自唐·司空图·永夜
- 何初处寒好,初寒太室山。 -- 出自宋·司马光·和张文裕安寒十首
- 旌旗遥背水,亭堠远依山。 -- 出自宋·司马光·塞上
- 贬值征戍客,跋马望家山。 -- 出自宋·司马光·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 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 出自宋·司马光·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 岁晚悉云合,登楼不见山。 -- 出自宋·司马光·登陆长安见山楼
- 洛川秦野郁相望,风物山河旧帝乡。 -- 出自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 出自宋·司马光·君贶环溪
- 忽惊龙六缺,远见鸣皋山。 -- 出自宋·司马光·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
- 浮阳满野白溶溶,泽底山椒淑气通。 -- 出自宋·司马光·春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 帝车回北斗,天阙竦南山。 -- 出自宋·司马光·和道粹垂拱早朝王范二直阁班列在前戏成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