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 -- 出自宋·苏轼·新城陈氏园次晁补之韵
- 山中归时风色变。 -- 出自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 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王巩(一题:次韵答参寥)
-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 -- 出自宋·苏轼·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 出自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 出自宋·苏轼·秧马歌(并引)
- 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 -- 出自宋·苏轼·黄牛庙
- 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 出自宋·苏轼·金沙台
- 山有枢,隰有榆。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枢
- 山有栲,隰有杻[1]。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枢
- 山有漆,隰有栗。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枢
- 山有榛,隰有苓。 -- 出自先秦·诗经·简兮
-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 -- 出自先秦·诗经·晨风
-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2]。 -- 出自先秦·诗经·晨风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扶苏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扶苏
-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 出自先秦·诗经·四月
-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 出自先秦·诗经·四月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出自·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出自·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出自·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出自·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 出自·毛泽东·如梦令·元旦
-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 出自·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 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 -- 出自宋·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 出自唐·杜甫·北征
-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 -- 出自唐·杜甫·雨
-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 出自唐·杜甫·述怀
-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 出自唐·杜甫·凤凰台
-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 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 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 出自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 出自唐·杜甫·重游何氏五首
-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 出自唐·杜甫·太平寺泉眼
- 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 出自唐·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 -- 出自唐·杜甫·赤谷
-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 出自唐·杜甫·柴门
-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 出自唐·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 出自唐·杜甫·铁堂峡
-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 出自唐·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 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 -- 出自唐·杜甫·万丈潭
-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 -- 出自唐·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
- 山林托疲苶,未必免崎岖。 -- 出自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 出自唐·杜甫·光禄阪行
-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 出自唐·杜甫·西阁夜
- 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 -- 出自唐·杜甫·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 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 -- 出自唐·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