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1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山逼画屏新。 -- 出自唐·李白·赠崔秋浦其三
-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 出自唐·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 出自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一
-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 出自唐·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
- 山似洛阳多。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三
-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 出自唐·李白·江上秋怀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山城歌舞助凄凉。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山色横侵蘸晕霞。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 出自宋·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 出自宋·苏轼·踏莎行·山秀芙蓉
-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 出自宋·苏轼·南歌子·山雨潇潇过
- 山头望,波光泼眼。 -- 出自宋·苏轼·失调名
-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 出自宋·苏轼·醉翁操·琅然
- 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 出自宋·苏轼·南歌子 游赏
-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 出自宋·苏轼·甘露寺
- 山头回首望三吴。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 山忆喜欢劳远梦,(蜀道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 -- 出自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 出自宋·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 出自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 出自宋·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 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 -- 出自宋·苏轼·题过所画枯木竹石三首
- 山灵莫恶剧,微命安足赌。 -- 出自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 -- 出自宋·苏轼·巫山
- 山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 出自宋·苏轼·颜阖
- (山东喜食粟饭,饮酸酱。 -- 出自宋·苏轼·和蒋夔寄茶
-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 出自宋·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
-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 出自宋·苏轼·寄周安孺茶
-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 出自宋·苏轼·真兴寺阁
- 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 出自宋·苏轼·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
-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 出自宋·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 山有二石楼。 -- 出自宋·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 出自宋·苏轼·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
-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 出自宋·苏轼·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
- 山前见?亦,候吏铙鼓竞。 -- 出自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 出自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 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 出自宋·苏轼·送郑户曹
-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 出自宋·苏轼·南堂五首
-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 -- 出自宋·苏轼·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 出自宋·苏轼·观湖二首
- 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 -- 出自宋·苏轼·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
-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苦寒见寄
-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 -- 出自宋·苏轼·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 出自宋·苏轼·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