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在第3个字的诗句
尘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自然尘事远,不用濯沧浪。 -- 出自宋·陆游·袖手
- 我本尘外客,已绝区中缘,惟当及未死,勤醉梅花前。 -- 出自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
-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 出自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
- 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沉。 -- 出自唐·杜牧·为人题赠二首
-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 出自唐·杜牧·润州二首
-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 出自唐·杜牧·忆齐安郡
- 无穷尘土无聊事,不得清言解不休。 -- 出自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
- 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 -- 出自宋·柳永·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
- 骤香尘、宝鞍骄马。 -- 出自宋·柳永·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 -- 出自宋·柳永·阳台路·楚天晚
- 砚席尘生,新诗小阕,等闲都尽废。 -- 出自宋·柳永·郭郎儿近拍·帝里
- 坐觉尘襟一夕空,人间似得羽翰通。 -- 出自宋·王安石·垂虹亭
- 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
- 六月尘沙不札贷,泫然搔首又西东。 -- 出自宋·王安石·示四妹
- 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 -- 出自宋·王安石·戏城中故人
- 两地尘沙今龃龉,二年风月共婆娑。 -- 出自宋·王安石·酬冲卿见别
- 京洛尘沙工点污,江湖矰弋饱惊猿。 -- 出自宋·王安石·集禧观池上咏野鹅
- 却望尘沙应驻节,会逢山水即吟诗。 -- 出自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
-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 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 出自唐·张九龄·登城楼望西山作
-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 出自唐·张九龄·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 -- 出自唐·刘禹锡·有感
- 马踏尘上霜,月明江头路。 -- 出自唐·刘禹锡·途中早发
-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 出自唐·刘禹锡·马嵬行
- 我来尘外躅,莹若朝星析。 -- 出自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 出自唐·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 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 出自宋·欧阳修·端午帖子·温成合四首
- 暂解尘中绂,来寻物外游。 -- 出自宋·欧阳修·龙门泛舟晚向香山
- 罗绮尘随歌扇动,管弦声杂雨荷乾。 -- 出自宋·欧阳修·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
- 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 -- 出自宋·欧阳修·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
- 岸巾尘想消,散策佳兴发。 -- 出自宋·秦观·同子瞻赋游惠山三首
- 出门尘障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 -- 出自宋·秦观·晚出左掖
- 孰云尘滓地,刘阮肯俱至。 -- 出自宋·秦观·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
-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 出自唐·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 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 出自唐·温庭筠·和友人悼亡
- 松轩尘外客,高枕自萧疏。 -- 出自唐·温庭筠·题陈处士幽居
- 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清。 -- 出自宋·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 卑飞尘土味诚薄,达宦风波忧更深。 -- 出自宋·范仲淹·送黄灏员外
- 无为尘土中,草草凋朱颜。 -- 出自宋·范仲淹·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赠之
- 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 出自唐·韩愈·忽忽
-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 出自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 王家尘柄绿琼香,萱草偷来柄更长。 -- 出自宋·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 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 -- 出自宋·杨万里·迓使客夜归四首
- 软红尘里眼曾开,若被新诗猛唤回。 -- 出自宋·杨万里·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
- 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 -- 出自宋·杨万里·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 软红尘里白双鬓,坐见岁律空峥嵘。 -- 出自宋·杨万里·和丁端叔岁晚书怀
- 软红尘里几时休,重碧杯中且拍浮。 -- 出自宋·杨万里·寄题萧国贤佚我堂
- 欲解尘缨聊一濯,无尘可濯濯谁缨。 -- 出自宋·杨万里·泉声
- 犹嫌尘土涴荷衣,移家龙山西复西。 -- 出自宋·杨万里·题曾无疑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