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尘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平原狂先生,隐翳世上尘。 -- 出自宋·王安石·东方朔
- 旧游笔墨苔今老,浪走尘沙鬓已斑。 -- 出自宋·王安石·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 出自宋·王安石·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
-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 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 出自宋·王安石·蒙城清燕堂
- 城郭山林路半分,君家尘土我家云。 -- 出自宋·王安石·戏城中故人
- 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 出自宋·王安石·登大茅公
- 知君白羽扇,归日未生尘。 -- 出自宋·王安石·送周都官通判湖州
- 二年相值喜同声,并辔尘沙眼亦明。 -- 出自宋·王安石·冲卿席上得行字
- 江上悠悠不见人,十年尘垢梦中身。 -- 出自宋·王安石·出定力院作
-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 却想来时路,还疑隔一尘。 -- 出自宋·王安石·和吴冲卿集禧斋祠
-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 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 -- 出自唐·孟浩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 出自唐·张九龄·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 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 出自唐·张九龄·三月三日登龙山
- 更愁征戍客,鬓老边城尘。 -- 出自唐·张九龄·横吹曲辞·折杨柳
-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 出自唐·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 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 出自唐·刘禹锡·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 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 出自唐·刘禹锡·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尘。 -- 出自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
- 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 -- 出自唐·刘禹锡·寄杨八寿州
- 湖上收宿雨,城中无昼尘。 -- 出自唐·刘禹锡·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 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 出自唐·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 出自唐·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
- 登高向西望,关路正飞尘。 -- 出自唐·刘禹锡·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
- 博山炉中香自灭,镜奁尘暗同心结。 -- 出自唐·刘禹锡·伤秦姝行
-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 出自唐·刘禹锡·再伤庞尹
-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 -- 出自唐·刘禹锡·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
-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 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 -- 出自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接
-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 出自唐·刘禹锡·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 -- 出自唐·刘禹锡·咏古二首有所寄
-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 出自唐·刘禹锡·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 出自唐·刘禹锡·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 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尘。 -- 出自唐·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 出自唐·岑参·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 且倾湘南酒,羞对关西尘。 -- 出自唐·岑参·送周子落第游荆南
- 日暮征鞍去,东郊一片尘。 -- 出自唐·岑参·送张卿郎君赴硖石尉
-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 出自唐·岑参·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 出自唐·岑参·题新乡王釜厅壁
-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 出自唐·岑参·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 维诗於文章,太山一染尘。 -- 出自宋·欧阳修·酬学诗僧惟晤
- 翰墨犹新泽,图书已素尘。 -- 出自宋·欧阳修·谢公挽词三首
-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 -- 出自宋·欧阳修·太白戏圣俞
- 漱流羡颍水,振衣嗟洛尘。 -- 出自宋·欧阳修·箕山
- 浩然沧洲思,日厌京洛尘。 -- 出自宋·欧阳修·暇日雨後绿竹堂独居兼简府中诸僚
-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试拂弦。 -- 出自宋·欧阳修·赠王介甫
- 偶欣日色曝书画,试拂尘埃张断弦。 -- 出自宋·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