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第7个字的诗句
寺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平明疏磬白云寺,遥夜孤砧红叶村。 -- 出自唐·方干·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
- 白云晓湿寒山寺,红叶夜飞明月村。 -- 出自唐·方干·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 出自唐·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 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调角城。 -- 出自唐·方干·越中言事二首(咸通八年琅琊公到任后作)
- 秦原山色近,楚寺磬声微。 -- 出自唐·皎然·送赟上人还京
- 便道须过大师寺,白莲池上访高踪。 -- 出自唐·皎然·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叔
- 为法应过七祖寺,忘名不到五侯门。 -- 出自唐·皎然·送如献上人游长安
- 何因请住嘉祥寺,内史新修湖上亭。 -- 出自唐·皎然·寄常一上人
-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 -- 出自唐·皎然·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 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 -- 出自唐·皎然·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 出自唐·郎士元·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 -- 出自唐·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作
- 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 -- 出自唐·拾得·诗
- 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 -- 出自唐·于鹄·寻李暹
-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 出自唐·郑谷·竹
- 宿郊虔点馔,秋寺静监香。 -- 出自唐·郑谷·寄察院李侍御文炬
-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 -- 出自唐·郑谷·题慈恩寺默公院
- 新篁映碧宇,野寺临长堤。 -- 出自宋·韩缜·崇法寺
-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 出自宋·潘阆·洒泉子
- 浮生难会此,此寺绝尘埃。 -- 出自宋·潘阆·与人游会润州金山寺
- 禁林俄召试,卿寺果垂褒。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光禄黄少卿学士感恩书事十六韵
- 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 -- 出自宋·张舜民·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
- 水石蔽亏包废寺,版图磨灭指邻村。 -- 出自宋·张舜民·王氏松斋诗
- 云边鸟道古来寺,烟际渔舟何处翁。 -- 出自宋·葛立方·次韵陈廷藻户部西湖快目堂之集
-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 出自宋·黄公度·宿齐云寺
- 破午停鞭得幽寺,眼明初见竹间亭。 -- 出自宋·黄公度·题化度寺竹间亭
-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 出自宋·刘子翚·绝句送巨山二首
- 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 -- 出自宋·刘子翚·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 一春寒食过,幽寺晚晴中。 -- 出自宋·刘子翚·致明携酒来云际
- 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 出自宋·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 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 -- 出自宋·刘子翚·观二刘题壁
- 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 -- 出自宋·刘子翚·观二刘题壁
- 人言五里余,有寺洁且宽。 -- 出自宋·王之道·宿彰教寺
- 春风入城郭,古寺花开时。 -- 出自宋·王之道·题噔上人颐庵
- 已办寻芳游野寺,何当修禊泛溪船。 -- 出自宋·王之道·春日次韵张叔元
- 庐阜东西二林寺,钱塘南北两高峰。 -- 出自宋·张元干·次韵钱申伯游东山既归述怀之章
- 白云遮日蔽秋寺,青嶂闻猿惊暮钟。 -- 出自宋·张元干·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
- 信公令住竹林寺,曾寄吴盐道起居。 -- 出自元·杨维桢·寄两道原诗二首
- 马题诗■■■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 出自元·杨维桢·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 桐叶秋风来古寺,苔花春水放归船。 -- 出自元·杨维桢·赠笔生杨君显
- 更欲息栖寻野寺,细萝芳杜碧山期。 -- 出自明·何景明·过寺访以行
- 黄叶闭门逢野寺,白波侵郭见江城。 -- 出自明·林鸿·海口道上有述怀郑二宣
- 锡杖乍飞天竺寺,芒鞋还踏道场山。 -- 出自明·王世贞·履省任后之吴兴部戏作
- 海云忽到金山寺,江气遥吞铁瓮城。 -- 出自明·王叔承·金山江天阁漫兴(三首)
-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 出自清·蒋士铨·湖上晚归
-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 出自清·姚鼐·望庐山
- 林簇晓霜离水寺,路穿新烧入山泉。 -- 出自唐·齐己·送泰禅师归南岳
-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 出自唐·齐己·送禅者游南岳
-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 出自唐·齐己·送僧归日本
-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 -- 出自唐·齐己·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