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相传通鼎湖,深窈吹寒冽。 -- 出自宋·方凤·八景胜概·深穴嘘风
- 烟锁亭台青嶂晓,露寒帘幕画堂秋。 -- 出自宋·王镃·吴山旅楼秋望
- 孤云不定心,持缽度寒林。 -- 出自宋·王镃·送默然上人归天台
-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 出自宋·王镃·白兰
-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 出自宋·林景熙·梦回
-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 -- 出自宋·林景熙·钓台
- 日暮碧云归已晚,岁寒青桂看如初。 -- 出自宋·林景熙·寄陈用宾
-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 出自宋·林景熙·拜岳王墓
- 耳孙今白发,持酒酹寒芜。 -- 出自宋·林景熙·孤山
- 为官转多事,行役到寒毡。 -- 出自宋·林景熙·潘山长入括
- 潇洒山光秋入画,清寒花气晓侵衣。 -- 出自宋·林景熙·云门即事
- 攀枝扫凉月,憩阴濯寒烟。 -- 出自明·张羽·娟净轩
- 秋风吹破屋,夜雪洒寒檠。 -- 出自明·张羽·赠唐师善父
- 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 出自清·吴锡麒·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 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出自宋·艾性夫·补易水歌效郭青山
- 不受春风半点尘,骨寒花冷雪为群。 -- 出自宋·艾性夫·世言梅见外於离骚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为解
-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 -- 出自宋·艾性夫·丁亥冬大雪十数作邓清旷以苦寒吟见寄
- 寺窭不充黄粟饭,佛寒添绣碧苔纹。 -- 出自宋·艾性夫·宿洪岩寺
- 笔债穷年老发僧,砚寒还复夜敲冰。 -- 出自宋·艾性夫·冬夜抄诗作
- 昏鸦何作怪,勉强噪寒林。 -- 出自·陈昂·野望
- 词客哀时双泪垂,饥寒老丑空皮骨。 -- 出自清·余怀·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 苦雾愁阴半日晴,薄寒轻暖过清明。 -- 出自·马一浮·清明
- 高明照图史,启塞顺寒暑。 -- 出自宋·陈舜俞·东台
- 相对一樽浮蚁酒,轻寒二月小桃风。 -- 出自宋·陈舜俞·和开祖丹阳别子瞻后寄
- 兹为东南守,双溪对寒洁。 -- 出自宋·陈舜俞·湖州李使君闻予游庐山寄书云为我一谢清绝
- 剩选黄柑留过客,天寒谁肯更寻山。 -- 出自宋·陈舜俞·书通济僧壁
- 朅来岩邑居,扰扰变寒暑。 -- 出自宋·孔武仲·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
- 颇疑碧落在步履,广寒清都相与邻。 -- 出自宋·孔武仲·秋夜对月
- 谷中鸣百雷,林外漱寒玉。 -- 出自宋·孔武仲·卧龙潭
- 怒号入旅枕,先声戒寒期。 -- 出自宋·孔武仲·寄襄邑宰丁阳叔
- 双袖深笼两脚垂,朝寒乘快度荒陂。 -- 出自宋·孔武仲·暖轿二首
- 一身扰扰南复北,凌寒涉暑常奔驰。 -- 出自宋·孔武仲·大热息於官亭
- 群仙鸣玉佩,初下广寒宫。 -- 出自宋·孔武仲·风铎
- 忽闻剥啄声,把手叙寒燠。 -- 出自宋·孔武仲·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
- 水际天边尽画屏,广寒宫阙玉为城。 -- 出自宋·孔武仲·池州山
- 日惊东逝水,心感岁寒枝。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韵宋履中岁晏言怀
-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 出自宋·孔武仲·儿归行
-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 出自明·王守仁·丰城阻风
- 有客驱驰草未休,山寒五月仍披裘。 -- 出自明·吴国伦·宿谷里
- 如何英灵士,耿耿露寒芒。 -- 出自明·袁中道·感怀诗五首
- 寄裙频致辞,毋使薄寒中。 -- 出自·陈独秀·述哀
- 关东遭凶乱,飞鸿惊寒弦。 -- 出自·陈独秀·述哀
- 屋瓦白如沙,层城没寒碛。 -- 出自·陈独秀·雪中偕友人登吴山
- 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 出自明·方孝孺·次郑好义见贻韵(二首)
- 唯有霜钟音韵清,破寒千里传消息。 -- 出自宋·蔡如松·国师南岩诗
- 沿岗引霜藤,临流坐寒石。 -- 出自宋·蔡沈·咏西山
- 金杯白玉台,犹能对寒梅。 -- 出自宋·蔡渊·仲弟未归岁晚有怀
- 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 出自宋·晁公溯·恭南道中有感
- 微风经草木,猎猎有寒声。 -- 出自宋·晁公溯·七月二十日雨中
- 丁宁护云根,留伴岁寒永。 -- 出自宋·晁公溯·修竹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