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9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何处一声横笛、杏花寒。 -- 出自宋·李太古·南歌子·月下秦淮海
- 青青白白,关关滑滑,寒损珠衣狂客。 -- 出自宋·李太古·永遇乐·玉砌标鲜
- 玉环扶浅醉,翠袖笼寒,香汗初融。 -- 出自宋·彭泰翁·忆旧游·玉环扶浅醉
- 簪冷夜龙穿碧洞,枕寒晨虎卧银城。 -- 出自唐·吕岩·七言
- 无晓无夜无年月,无寒无暑无四时。 -- 出自唐·吕岩·鄂渚悟道歌
- 梅含春信,冒北律严寒,南枝先暖。 -- 出自宋·曹宰·喜迁莺·梅含春信
- 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 出自宋·华岳·斗斋
- 如何独东篱,黄华笑寒菊。 -- 出自宋·华岳·上詹仲通县尉
- 金钿鎔落日,零露洒寒玉。 -- 出自宋·华岳·上詹仲通县尉
- 杨柳丝丝弄淡黄,怯寒燕子未归梁。 -- 出自宋·华岳·早春即事
- 月姊亲移入庆门,广寒今是并肩人。 -- 出自宋·华岳·双桂堂
- 地僻阻它鸿雁信,天寒撩我菊萸觞。 -- 出自宋·华岳·九日溪楼远望
-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 -- 出自宋·赵希蓬·满江红·劲节刚姿
- 吾亦事吾事,买菊浇寒筒。 -- 出自宋·张埴·鸡冠花
- 鼻已辛酸复何事,天寒梅所只心闻。 -- 出自宋·张埴·三用韵谢士安
- 武昌夏口之山川,天寒不见吹箫船。 -- 出自宋·张埴·岁晚樊口解舟
- 白头复何事,又是岁寒来。 -- 出自宋·张埴·再用还答得淳
- 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蝟。 -- 出自唐·陈翊·借榻竹庵
- 荒城无人路,秋草飞寒萤。 -- 出自唐·刘复·经禁城
- 离樽闻夜笛,寥亮入寒城。 -- 出自唐·丘丹·和韦使君听江笛送陈侍御
- 秋室浩烟雾,风柳怨寒蜩。 -- 出自唐·武元衡·秋思
-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 出自唐·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 出自唐·羊士谔·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 出自唐·李程·玉壶冰
-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 出自唐·吕温·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
- 有客回车肯再过,天寒冰雪满关河。 -- 出自宋·王炎·和韩毅伯韵三首
- 远唤古仙笙鹤来,月寒共醉玉东西。 -- 出自宋·王炎·和许尉小洞庭韵
- 夜静老翁閒玉斧,天寒仙子舞霓裳。 -- 出自宋·王炎·南齐中秋小酌
- 豪杰就功名,但问岁寒尔。 -- 出自宋·王炎·送张饰之
- 雨湿东风三月尾,夜寒烧烛照花睡。 -- 出自宋·王炎·题周功甫总领石溪三亭·嫣然亭
- 何不临分把一杯,天寒懒出无他故。 -- 出自宋·王炎·送石宰
- 花开方淑景,木落又寒声。 -- 出自宋·王炎·西兴阻风
- 汲汲为身谋,人生几寒暑。 -- 出自宋·王炎·和祝圣予送行韵
- 十年一会面,此身几寒暑。 -- 出自宋·王炎·谢江潭诸公
-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 -- 出自唐·张仲方·赋得竹箭有筠
- 勿言人去晚,犹有岁寒期。 -- 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金松
- 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 出自唐·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 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 -- 出自唐·李德裕·晨起见雪忆山居
-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 出自唐·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
- 远山标宿雪,末席本寒灰。 -- 出自唐·杨汝士·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
-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 出自唐·沈亚之·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
- 溪僧还共谒,相与坐寒天。 -- 出自唐·周贺·同朱庆馀宿翊西上人房
- 归人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 出自唐·周贺·出关后寄贾岛
- 买碑行暮雨,斫石葬寒云。 -- 出自唐·郑巢·哭虚海上人
- 泉痕生净藓,烧力落寒花。 -- 出自唐·郑巢·送象上人还山中
- 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 -- 出自唐·郑巢·瀑布寺贞上人院
- 牛羊下暮霭,鼓角调寒云。 -- 出自唐·郑巢·送灵溪李侍郎
- 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 -- 出自唐·郑巢·题崔行先石室别墅
- 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 出自唐·窦洵直·鸟散余花落
- 城西青岛寺,累夏漱寒泉。 -- 出自唐·喻凫·寄刘录事